陆良县蔬菜园区大棚水肥灌溉一体化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陆良县蔬菜园区大棚水肥灌溉一体化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良县蔬菜园区大棚水肥灌溉一体化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陆良县蔬菜园区大棚水肥灌溉一体化建设项目一、项目摘要1、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项目建设地点为陆良县马街镇。总规模建 设400亩,合计大棚350个2、建设期限:2012年-2014年2、主要建设内容(1) 水肥一体化设施:购置并安装设施栽培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400套(每栋1套)。包括安装首部系统400套(包括文丘里施肥器、过滤器、各种进出 水阀及PVC管道等设备)、铺设田间管网4.23万米、滴灌带47万米。(2) 蓄水池:配套蓄水池350个,泵350台。由于井水温度低,流量及用水时间难以控制,不能满足大棚定量、 定时、定温灌溉水要求,因此每个大棚内建蓄水池一座,并配小型潜水 泵1台,以随时满足作
2、物滴灌要求。(3) 生物发酵剂每个大棚施用改良剂3.75千克,350个大棚大约1200千克左右。(4) 购置滴灌专用肥每个棚需购置滴灌专用肥料60千克,350个棚共需21吨专用肥。3、项目预算总投资项目总投资521.6万元。包括工程措施投资250万元,其中:滴灌设 备的购置与安装投资152.6万元,配套设施投资79万元,生物发酵剂投 资3.36万元,滴灌专用肥投资4.032万元;间接费13万元,利润4.41万 元,税金10.88万元,其它费用投资12.32万元,预备费用7.05万元。项目资金筹措:总投资521.6万元,其中拟审请省基建投资521.6万4、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非常可观,可达到显著的节水、 节肥、节药效果。增产效益明显,等内优质率提高20%。节水率达到 30-40%,每个大棚增收节支总额为1784元,350个大棚年增收入62.44 万元。提高了设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后劲,改善生态 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可有效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 极性。二、水胆灌溉建设一体化的作用1、水肥均衡传统的浇水和追肥方式,作物饿几天再撑几天,不能均匀地“吃 喝”。而采用滴灌,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保证作物“吃得舒服,喝得痛快”!2、省工省时传统的沟灌、施肥费工费时,非常麻烦。而使用 滴灌、只需打开 阀门,合上电闸,几乎不用工。3、节水省
4、肥滴灌水肥一体化,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随水均匀的输送到植 株的根部,作物“细酌慢饮”,大幅度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可减 少50%的肥料用量,水量也只有沟灌的30%-40%o4、减轻病害大棚内作物很多病害是土传病害,随流水传播。如辣椒疫病、番 茄枯萎病等,采用滴灌可以直接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滴灌能 降低棚内的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5、控温调湿冬季使用滴灌能控制浇水量,降低湿度,提高地温。传统沟 灌会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状态,造成泯根现 象,而使用滴灌则避免了因浇水过大而引起的作物滙根、黄叶等问题。6、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滴灌的工程投资(包括管路、施肥池、动
5、力设备等)约为1000元/亩,可以使用5年左右,每年节省的肥料和农药至少为700 元,增产幅度可达30%以上。三、项目建设依据1、陆良县“十二五”发展规划。2、陆良县“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3、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 企业的意见4、云南省财政厅和农业厅关于下达2011年农业产业化资金和计划的 通知5、云南省财政厅关于推荐2011年度整合资金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重 点项目的通知四、马街镇园区灌溉建设情况1、地形地貌马街镇位于陆良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与本县双备口乡接壤, 南与召夸镇、西南与大莫古镇交界,西与中枢镇、北同三岔河镇相邻。2、人口情况及农业
6、情况全镇辖21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228个村民小组,有27000户110943 人,其中农业人口 102333人,非农业人口 8610人。镇党委下设21个党 总支、8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563名。镇域面积162.4平方公里,耕地 面积70501亩,其中水田36137亩,旱地34363亩,是一个以粮食、蚕桑、 烤烟、畜牧、个体私营企业等为支柱的农业大镇和商业重镇。3、气候条件马街镇地处云南省第一大坝子陆良县的东南部、珠江流域的上游,属北 亚热带高原型冬千夏湿气候,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具有冬无严寒、夏 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的特点,海拔1840m,光照2242. 5h,年 均温 14.
7、7C ,降水量 9001000mmo4土壤及肥力情况马街镇土壤属黄壤土。分布:北部、西部、西南部为黄土丘陵阶地,以 基岩风化碎块及坡积黄土为主,属黄土质山地棕褐色沙壤土,土层薄并 夹有浅红色黏土及沙壤土。东部和南部是源于山地的河流拽带泥沙形成 的增冲平原区,土壤母质系黄土质,沿前裙带多以重沙壤土为主,其下 游以轻沙壤土为主5、经济情况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71亿元,人均纯收入3489元,比上年分 别增长23%和8%;粮食总产4300万公斤,比上年下降1%,人均有粮 400公斤;现有桑园面积4万亩,年养蚕10万张,产茧4003吨,综合收 入1亿元,分别增长33%和37%;桑园面积为全
8、国乡镇第一,蚕茧产量 占全县1/2、全省1/4;烤烟面积6750亩,产量183万斤,产值1134.3万 元,分别下降13%和4%;生猪存栏7.57万头,出栏20.7万头;畜牧业 产值3.58亿元、畜牧业收入1.86亿元,分别增长14%和9.5%o五、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面临的情况及危机马街镇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主要作物为蔬菜、瓜类、玉米、豆类、马铃薯等。2007年全区蔬菜总产量26万吨,瓜类总产量1.5万吨。(一)土地利用现状与耕地资源情况:项目两村耕地面积9514亩, 土地平坦,主要种植玉米、瓜类、蔬菜作物,目前农业生产主要制约因 素有:(1) 水资源浪费严重。据调查,项目区每茬作物浇水5
9、次,每次每 亩用水量为40吨左右,这样年用水在200吨/亩左右,是滴灌用水量的 2 3 倍。(2) 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严重。项目区地处御河一、二级阶地,区 内土壤类型为黄壤土,成土母质属近代河流沉积物,土壤质地为轻沙壤 土, 由于施肥的不合理,致使土壤中总盐量有所增加,所含盐类主要以 硫酸盐、氯化物为主;据调查项目区大棚施肥水平一般为亩施农肥 4000-5000千克,化学肥料300千克左右,是大田施肥量的34倍。(3) 病虫害逐年增加。由于灌水方式不合理,棚内空气湿度偏大, 叶審病、灰霉病、霜審病等病害发生较重,每亩每茬施农药20千克,致 使农药污染严重。由于连作,盲目加大施肥量,土壤养分不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陆良县 蔬菜 大棚 水肥 灌溉 一体化 建设项目 建议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