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重金属镉吸收与根区调控研究-陈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植物重金属镉吸收与根区调控研究-陈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重金属镉吸收与根区调控研究-陈曦.doc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引言 1.1目的和意义 土壤是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基础。它的环境质 M关系到农产品的质 a以及人 类的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及生物的危害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植物在 吸收必需元素的同时,重金属也会进入植物体内,进而经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危 及动物的健康。基于此,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各类方法和技术 相继产生,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这些方法对治理土壤重金属 污染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各冇利弊。物理方法见效快却常常引起二次污染:生物 方法环保但周期长;化学方法在土壤中加入调理剂,虽然见效快、环保,但是调理 剂加入量大、作用空间大,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以上问
2、题,本研究期望通 过根际调控的方式进行重金 M污染阻控,在筛选育苗基质块的基础上,配套添加一 定量的调理剂,从物理阻控、化学拮抗等方面着眼于综合阻控重金属向植物体内的 迁移。 当前基质育苗技术己经日益成熟并逐步为农户所接受和使用。将基质育苗与土 壤重金属污染植物根际阻控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技术体系。若 能成功实施,则一可降低重金属污染修复成本,二则因为技物结合、无需 增加额外 劳动力投入,易于推广应用。 1.2重金属污染现状 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 4.50kg/dm3的金属元素,包括锰、铜、锌、铁、镉、铅、 铬、汞、钼、镍、钴等;砷是一种准金属,但由于其化学性质和环境行为与重金属
3、 相似,通常也归于重金属的研究范畴。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 加入到土壤中,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位明显高于其自然背景含并引起生态破坏 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m。1999年以来,全国先后有 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第 四系平原发育区大规模开展许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随着调查工作的广泛 开展,陆续发现了大片区域受到重金属污染 |2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耕地受污染面 积 2667万 hm2,受到重金属砷、镉、铅、铬、汞污染的耕地将近 2000万 hm2,约占总 耕地面积的 1/5,其中镉污染耕地 1.33万 hm2,涉及 11个省 25个地区;被汞污染 3.2万 hm2,涉及 1
4、5个省 21个地区。全国每年遭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 1200万吨,造成的直 接经济损失超过 200亿元 |3。王元仲等研究河北省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土壤样品中 8 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现状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所监测的 8种重金属均存在不同程度 的污染累积现象 ,所监测的 15个县均存在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蔬菜生产迅速发展 , 1978 2004年的 27年间,蔬菜播 种面积增长了 4.27倍,目前全国蔬菜总产 fi己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跻身于世界第 3大蔬菜出口国。但是,蔬菜质 M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其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影 响蔬菜质量的诸因素中,除化肥和农药等施用不当、优良品种缺乏外,土壤重金属
5、 污染引起的蔬菜重金 M含 M超标问题也开始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如孙波、徐应 明等的调查结果,中国 24个铒 (市 )城郊、污水灌溉区、工矿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 320个污染区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总超标种植面积的 80% 以上,蔬菜的重金属含 ffl超标问题也十分严重 lwl。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镉污染耕 地面积达 13330hm2t3l, 每年生产镉含量超标的农产品达 14.6亿 kgl因此,有关镉 污染的修复问题,己成为我国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镉作为一种重金属污染源除 积累在可食部分造成中毒外,更重要的在于它还是一种潜在的次生污染源。它可以 通过径流、入渗,污染地表水
6、与地下水 ,也可以通过风蚀进一步扩大污染面积 |n|。 1.3重金属镉的危害 1.3.1镉对人的危害 镉进入人体后,不容易排泄,逐渐积累,当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 ffl时,就会引 起生理功能紊乱,引起急、慢性疾病或产生远期危害。镉对肺、肾、肝、脑、睾丸、 骨骼及血液系统均能产生毒性,美国毒物管理委员会将镉列为第六位危及人体健康 的有毒物质 p21。 199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正式确定镉为第 IA致癌物。其可引起 DNA 损伤,影响 DNA的修复,促进细胞增生,从而引起肺,睾丸及前列腺等部位的肿 瘤,当达到细胞毒浓度时,镉抑制 RNA、 D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诱导脂质过 氧化及染色体畸变 M。
7、 1.3.2镉对植物的危害 植物受镉污染后,其植株处于镉胁迫环境之中,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与 高温胁迫、低温胁迫、淹涝胁迫、干旱胁迫、盐溃胁迫等逆境胁迫相类似。根据逆 境胁迫的有关理论,任何逆境都会使植物光合速率下降,同化物形成减少,叶绿体 结构改变,呼吸速率改变,与光合和呼吸有关的酶失活或变性,合成酶作用下降, 水解酶活性增强,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如细胞膜透性增大、保 护酶活性变化等 )。另外,与其它逆境胁迫不丨司的是,大部分重金属能够与楨物体内 的许多酶进行螯合,破坏酶的活性,从而使得植物体内生理生化的变化尤为错综复 杂。秦天才等研究表明: Cd过 ffl对小白菜叶
8、绿素起破坏作用,并促进抗坏血酸分解, 使游离脯 E酸积累,抑制硝酸还原酶活性 1 1。 Cd对植物体内多种酶活性起抑制作用, 包拈根系的脱氢酶、过氧化物冋工酶和核酸梅等 1 Cd通过形成过量 的氧自由基,影响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破坏细胞膜系统、蛋 A质、核酸等生物 大分子,抑制水稻叶绿素合成和植株生长 |2 81。镉还能减少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 收,抑制根系对 M的固定。 镉污染不但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农作物的产砧和质 a。 不同种类及 其土壤浓度的镉,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同。不间植物对镉的耐受浓度不同。土壤 Cd 含 M4-13mg/kg时,对 Cd敏感的作物 (菠菜、大豆、独行菜和
9、莴苣等)产 M降低 25%, 而番 茄、西葫芦和甘蓝只有在土壤含 Cd量达 160-170mg/kg时产量才降低 25%:研究 发现,在 Cd含 fil5-100mg/L培养液中栽种的所有大麦都没有出穗, Cd浓度提高到 100mg/L时植株生长 2个月后死亡, 100mg/L Cd处理的大麦植株生物量较对照减少 50%24,。 1.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修复技术也相继产生。 S前主要有以下 几种技术: 1.4.1物理修复 1.4. 1.1稀释修复 主要包括换土、客土、去表土和深耕翻土等。换土是把受污染的土壤移走,换 上未被污染的土壤;客土是将污染的土
10、壤与一定量的未被污染的土壤混合,从而降 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去表土是将被污染的表层土壤移走;深耕翻土是将受 污染的表土翻至下层,使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含降低。以上措施虽然见效快,但是 实施工程量大,耗费人力,财力,而且容易引起土体结构的破坏和土壤肥力下降, 并且还要处理换出的污土。 1.4. 1.2 电热修复 电热修复的原理是利用高频电压对土壤进行加热,挥发性强的重金 M会被解吸 出来,然后 M收处理形成玻璃态物质,从而消除重金属。这种方法能从根本上清除 重金属并且见效快,但是只适用于 挥发性强的重金属,工程 S大,费用昂贵也限制 其发展。 1.4. 1.3水洗和淋溶 水洗法采用淸水灌溉使重
11、金属从表层土迁移至深层土,重金属污染问题并没有 解决;淋溶是灌溉一些能与重金属反应的试剂,形成的络合物可以被提取出来达到 消除重金属的 0的。但是,添加的试剂往往会引起二次污染。 1.4. 1.4电动修复 该方法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研究出来,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是指在土 壤中插入一对电极,并通以低强度的直流电,土壤中的金 M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定 N 移动并富集在电极附近,从而达到清除重金 M的 B的。虽然可以回收多种重金属但 是费用昂贵,每立方米需要 1美元,而且只适用于低渗透性的粘土和淤泥。 1.4. 2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是利用特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富集或提取土壤中的重金属,改变 重金属
12、在土壤中的形态,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毒性的方法 1$3。 1.4. 2. 1动物修复 某些低等动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因而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 含 M。研究表明,蚯蚓对 Cu、 As、 Ilg、 Cd、 Zn等有较好的富集作用。在受到重 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放养蚯蚓,待其富集大 ffl重金属后,采用电激、灌水等方法将其 驱出并进行集中处理,对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大量引进一种生 物有可能破坏食物链平衡。 1.4. 2. 2植物修复 是一种将具有超富集重金属能力的植物种植到受污染的土壤上,植物吸收富集 _定量的重金属后集中处理,达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或活性的
13、B的。重金属 超积累植物最早是由 Brooks等提出的,指能够大 M吸收并在体内累积重金属的一类 特殊植物。植物修复的机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提取作用:是指将重金 M超累积植物种植在重金 M污染的土壤上,植物 从土壤中吸取 一种或几种重金属,并将其转移、储存到地上部分,收割地上部分并 进行集中处理(如灰化回收 ), 达到治理与修复目的。目前,己经发现有 45科 500 多种植物能够超累积重金属,一些超累积植物能冋时积累多种重金属。柳属的某些 物种能大量富集 Cd,印度芥菜对 Cd、 Zn、 Ni、 Cu有不冋程度的富集。该方法的 效果主要取决于植物生物M的大小和富集重金属的能力
14、 p1。 (2) 植物挥发作用:是指利用植物的吸收、积累重金属并将一些挥发性的重金属 挥发到大气中的方法。研究表明:印度芥菜能大量吸收积累硒,种楨印度芥菜的第 二年土壤中的硒减少 48%131。这种方法简单、不需要对植物进行灰化等处理,但是 只对有挥发性的重金 M冇效,更重要的是把污染物转移到大气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 影响更大。 (3) 根系过滤作用:是指植物通过改变根际环境,改变重金 M的形态,重金属被 积累或沉淀在植物的根部,在土壤中的移动性降低。根系生长迅速并且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有较高清除重金属的能力的植物是理想的根系过滤植物。目前常用的植物有 向曰葵、印度芥菜、宽叶香蒲及烟草等 M。 (
15、4) 植物固化:是利用耐重金属植物降低重金属的活性,以减少重金属扩散到空 气中或被淋滤进入地下进一步污染环境的可能性。如植物根系分泌物能改变植物根 际环境,能使 Hg、 Cd、 Pb的价态或形态发生改变,进而减小毒性效应。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项发展迅速的 绿色修复技术 ,有其优点和局限性。优点: (1) 成本低,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易于推广; ( 2)不破坏环境,保持土壤结 构和肥力; ( 3)原位修复,避免二次污染。缺点: ( 1)超富集植物不但要富集能力 强而且植株高大,生长迅速才能有效的用于实践。 ( 2)植物生长受到温度、湿度、 水 分和土壤结构等影响,这一点也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应用。
16、 ( 3)目前,许多地区的 重金属污染都是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而大部分超富集植物仅对一种重金属有富集 作用 |3 。 1.4.2. 3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吸收、沉淀、氧化和还 原作用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毒性。微生物通过染色体、质粒或转座子产生抗性机制, 以适应重金属环境。抗性机制大部分是由质粒编码,对金 M离子有高度特异性。试 验证明当微生物生长环境中有一定浓度的某种重金属时,可以有效地诱异微生物对 重金属的运输,并激活具有拮 抗解毒作用的抗性基因 133。微生物修复原理如下: (1) 累积作用:微生物可以在胞内和胞外累积重金属,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很强 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重金属 吸收 调控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