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1 圆柱 第5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1 圆柱 第5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1 圆柱 第5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例7、“做一做”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熟练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培养问题意识,体会转化思想。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准备:课件、水、瓶子、石头。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来源:Z,xx,k.Com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体积的求法以及简单的运用。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圆柱的体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来源:学.科.网
2、2圆柱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又是怎样的呢?3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实物抽象成学过的图形,以达到求出相应的量的目的。现在老师这里有一颗石头和一些瓶瓶罐罐,而且可以提供给你们这些瓶瓶罐罐的底面积和高,你们能求出这颗石头的体积吗?4引导学生,利用圆柱的知识测量石头的体积。5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空瓶子漂浮在水面上,无法完全没入水中,怎样才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或容积呢?二、新课教授课件出示例7:1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己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2)你对这些信息是如何理解的?(3)哪些信息是我们可以用到的?学生说说自己对题意的理解,教师结合实物加以解释。2分析与解答(1)找出有用信息,怎样用我们学过的
3、知识解答?(2)瓶子相当于我们学过的什么?(3)应该如何转化?(4)瓶子里的水的体积在倒置后有没有变?(5)学生结合实物演示,用自己的语言和同桌说说转化的过程。(6)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回指导。(7)注意计算的准确性。来源:学科网3回顾与反思这一题的整个解题过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三、巩固与应用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1教材第27页“做一做”。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利用自己的水瓶操作。想一想,你该如何解答?独立写出解答计算的过程。2练习五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说说用了怎样的策略,是把什么转化成了什么来计算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需要注意些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理解了水的体积不变,虽然瓶子是个不规则的物体,但是通过第二幅图,可以知道瓶子的容积可以看作一个规则的圆柱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通过第一幅图,可以知道水的体积,也可以用一个规则的圆柱的体积来求,从而得出瓶子的体积。只要学生体会到了转化思想,以后对于这类习题,处理起来便没有难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圆柱 第5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六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单元 课时 解决问题 新课 20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