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章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十章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十章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ppt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 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其它工具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利率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通涨率汇率通货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政策工具操作目标效果指标最终目标近期指标远期指标货币政策执行体系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9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
2、及其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 20世纪30年代以前,稳定币值和汇率 30年代以后,充分就业和稳定币值 40年代末50年代初,稳定币值 5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 60年代以后,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危机)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0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3、货币政策综合目标体系的确定: 稳定币值(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1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目
3、标内涵及其指标 1、稳定币值: 首要目标。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基本的稳定,目标值各国不同,一般在35以下。 GNP平均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 2、充分就业: 是指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凡是愿意就业者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适当的工作。(排除磨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自然失业率) 失业率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2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3、经济增长: 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内商品和劳务及生产能力的增长。即GNP保持合理的较高的增长速度。 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4) GNP的年增长率 4、
4、国际收支平衡: 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持平。 国际收支平衡表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3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既相对立,又相统一。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4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呈此消彼长关系 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 通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 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的两极之间组合,相机抉择 通胀率(P)失业率uP AB菲利普
5、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854 10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5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20世纪70年代,物价和失业又出现了互补关系,即物价上涨、失业和经济停滞同时出现。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高增长率、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并存。即所谓的新经济时代。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6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2、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3、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4、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5、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
6、平衡之间的矛盾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7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各目标之间统一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基础 物价稳定是前提 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8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一)中介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 (二)中介指标的确定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9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三、货币政策的中
7、介指标 (一)中介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 1、中介目标: 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是比较短期的、可以明确衡量的数量化金融指标。 2、设置中介目标的原因 最终目标实现需较长时间,政策传导有时滞效应 3、中介目标的作用: 货币政策作用传导的桥梁,有效测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金融变量 4、选择中介目标的三个标准: 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和适应性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0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二)中介指标的确定 1、远期指标(效果指标,离最终目标近) 利率(市场利率,内生变量)
8、 货币供应量 2、近期指标(操作指标,离政策手段近) 超额准备金(预测器) 基础货币(央行直接可控) (投资函数稳定时,选利率为政策指标;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时,选货币供给量为政策指标) 3、中介指标值的确定 目标值区间,具有一定的弹性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1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三)对中介指标的评析 孰优孰劣,具体国情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区别 货币供应量 利率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2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货币供给
9、量 优点: 三性表现强,且作为经济内生变量(顺循环)和作为政策外生变量(逆循环)易于区分。 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最易直接控制的。 货币供给量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最高。 缺点: 金融创新和资本全球化模糊了货币供给层次并增加了中央银行统计的难度。 难在变量选择M0,还是M1,还是M2 货币流通速度对政策效果的影响不断下降。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3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COND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中央银行选取货币供给层次是不一样的。 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应具有弹性。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
10、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4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2、利率 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可测性强。 -中央银行对利率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控制权。 -利率可以反映经济的走向。 缺点: -央行只能调控名义利率。 -利率与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 -利率既是经济变量,也是政策变量,易造成错误判断。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5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COND)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发达国家以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0世纪70年代到
11、90年代,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后,利率又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原因。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6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测性。 金融创新模糊了可作为中介目标的金融定量的定义或含义,并使中央银行越来越难以观察、监测和分析。主要表现在金融创新使货币总量的定义混乱。 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 金融创新使各种充当中介目标金融变量的内生性越来越强,与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松散和不稳定。 金融创新削弱了中介目标的相关性。 使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
12、变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系变得松散和不稳定。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7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特点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央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其最终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它工具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8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特点一般性的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的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其他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常规工具常规工具,调节货币供给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
13、率水平。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企业、领域或特殊特殊用途用途的信用而采用的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机制公开市场业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信用分配(指标)-利率最高限制 间接信用限制-窗口指导-道义劝告-金融检查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9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二)再贴现政策 (三)公开市场政策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0(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概念 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
14、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贷款和派生存款)和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主要内容 包括 缴纳的对象,计提范围和计提比率,可用作准备金的资产等。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1(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3、作用机制 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一定时期内存款总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 因此 一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数量 二是通过影响货币乘数 当需
15、要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和需要大量吸收或补充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2(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4、作用特点 保证银行流动性、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构调整 操作简单,作用威力大,奏效快 副作用大,缺乏灵活性,对商业银行和经济的冲击力大,且央行不易把握时机和力度。 (最后的武器,“鸡肋”)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3(二)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rate policy) 1、概念及内容: 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订对合格票据的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
16、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2、主要内容 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 主要包括:再贴现票据的种类、规定再贴现业务的对象、确定并调整再贴现率。 管理的核心:审查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的申请。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4(二)再贴现政策 3、作用机制 通过调节再贴现率和再贴现资格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以影响其借款意愿,达到影响社会总信用的目的。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5(二)再贴现政策 4、作用特点
17、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相比,作用过程相对是渐进的,政策效果不是非常的猛烈。 -告示作用较强。 -对资金发生困难的金融机构起到安全阀作用。 -通过审查再贴现资格,达到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目的。 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只能影响利率水平,不能改变利率结构。 弹性不大。 中央银行缺乏足够的主动权,“被动”,“告示效应”是相对的,力度有限,但也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6(三)公开市场政策(open market operation) 1、概念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主要是债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
18、用以调节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手段。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7(三)公开市场政策 2、内容(类型): 防御性公开市场业务: 主要用于抵消那些非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因素对银行准备金水平的影响,使基础货币保持在预定的目标水平上。如公众持有的通货量、财政部存款、中央银行应收款等外部因素。 主动性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为改变银行准备金原目标水平而积极主动进行的买卖证券的行为。首先要预测影响银行准备金的所有其他因素的变动情况而定。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8(三)公开市场政策 3、作用
19、机制及其政策效应 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各种政府证券和中央银行票据,通过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实有准备金来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量的扩大和收缩,以控制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及影响利率水平(证券市场价格变动)的行为。 直接买入或卖出 回购 -影响银行提供信贷的规模。 -对直接买卖的那种证券的价格和收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金融市场功能上其他证券的价格和收益。 -对政府财政收支的影响。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9(三)公开市场政策 4、作用特点和条件约束 符合政策目标需要,央行具有主动权。 适时适量进行调节,反向调节,灵活便利,作用缓和,进行宏调和微调
20、。 “告示效果”不明显,操作弹性大,央行可采用试探性操作和迅速进行逆向操作。 货币时滞较长。 而且需要的完善的货币市场和良好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势力,中央银行持有相当数量证券,其它政策相配合。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0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优惠利率 5、预缴进口保证金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1消费者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销售
21、融资予以控制,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3不动产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2022-7-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4优惠利率 中央银行对国家根据产业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货币政策 金融 发展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