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理论对伊甸园神话的解读-徐俊.docx
《现代心理学理论对伊甸园神话的解读-徐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心理学理论对伊甸园神话的解读-徐俊.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现代心理学理论对伊甸园神话的解读 姓名:徐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指导教师:贺清滨 201205 伊甸园神话的心理学批评在西方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现己 经在整个伊甸园研究中占核心位置。但是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对伊甸园神话的研究非 常欠缺,关于它的心理学批评更是处于空白状态;而这正是本文所要填补的空缺,笔者 在为国内介绍海外重要成果的同时,也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加入新的材料 试图填补前研究者的不足。 本文首先介绍了伊甸园神话中 俄狄浦斯情结 观点的提出背景,以及学界对它的 回应,然后结合着近东神话与宗教传统,按照 俄
2、狄浦斯情结 的两大主题: 恋母 与 杀父 来对创世记 2至 3章进行分析。最后笔者将把伊甸园神话所表现的 俄 狄浦斯模式 与现代人心理中的 俄狄浦斯情结 相联系,看前者如何对后者产生影响。 其次,本文以荣格的意识产生理论为依据,并以他的 伊甸园是人整体意识的象征 的观点为基础,从原型、自性与个性化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伊甸园中的众意象,看它们 是如何反映了人的意识产 生、发展过程,以及人们 命中注定恋人 的幻想与对失去乐 园的追想等。 再次,本文还分析了贝尔克特与史派罗对该问题的论述,贝尔克特认为伊甸园神话 反映了人的 婴孩时期 、 儿童时期 与 青少年时期 这三个阶段。史派罗则将拉康 的镜像理论
3、运用到该神话中去。 最后,文章对伊甸园神 iS的心理学批评进行总结性评价:它不仅扩展了圣经的批评 方法,而且大大丰富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它通过对人类共同心理经验的研究,把伊甸 园神话与世界各民族神话更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关键词:伊甸园,心理学批评,俄狄浦斯情结,意识产生,个体发 展 ABSTRACT The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of the 认 o/ogy, a prominent Biblical conceptual image, has been developing over such a historical span over a century,
4、thus enjoys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Biblical studies in the West, exerting dramatic impact over the world. Nonetheles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in this country, where the said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is concerned, remains fairly limited for long, and applications of theorem o
5、f this nature is accordingly elementary. It is because of the above-mentioned situation that the authoress intends to provide a fuller view of its past and present and even probe into the vista of future, and together with her individual comprehensions which dominates the whole process of selection,
6、 categorization and theorization, commentaries and evaluations have been offered.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painting the backdrop of the Oedipus Pattern in Eden Mythology, together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multifarious responses to such 而蛇与女人的对话充满了女性心理以及性觉醒经验的描述。 而吉扎 “ 罗埃姆 (Geza Roheim)运用了弗洛伊
7、德的理论来对伊甸园神话进行分析,他认为伊甸园神话实际上表 现了亚 当和上帝的父子冲突,和他对母亲夏娃的不道德的情欲。 吃禁果 是他与母亲 交合的暗示。蛇是生殖器的象征,但是在某些神话中,蛇分化为两条,作为神的信使出 现。罗埃姆认为这两条蛇表现早期儿童对父母的看法,即因 俄狄浦斯情结 而对双亲 产生的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 卡尔 “ 亚伯拉罕也赞同莱维的观点,不过他认为这则神话 表现了当人处于儿童时期,对他们性行为的控制。西奥多 “ 莱克 ( Theodor Reik)认为 原罪就是亚当犯下的 杀父娶母 之罪。在这次罪行之后,虽然人类发展了新的法律并 建立了严格的社会规范制度,但仍然无法扼制内心的
8、罪感。在这种不断增长的罪的重压 下,他们需要一个赎罪者,来偿还他们祖先最初犯下的罪行。这位赎罪者就是耶稣。他 为人类的弑父而赎罪,并因此被钉在十字架上,十字架与分辨善恶的树相对应,它代表 新的禁忌,象征对早期人吃禁果(弑父 )的罪的报偿。 还有一派学者用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来阐释伊甸园神话。荣格虽然没有对伊甸园神话 James George Frazer. Folk-lore in the Old Testament; studie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legend and law. New York: Macmillan, 1923: 52-65. Ludwig
9、Levy. Sexual symbolik in der biblischen Paradiesgeschichte. Imago5:16-30. Giza R6hcim, The Garden of Eden. Psychoanalytic Review27:177. Theodor Reik.检 /A fl/jd Gw/. 7%e Cnme flrtrf 如 Za/id. New York: George Brazillcr, 丨 957: 231 *430. 做直接的论述,但是他的后继者约翰 “ 桑福德 ( John Sanford)将荣格的观点整合、构 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桑福德指出,亚
10、当与夏娃的神话作为 原型的语言 广泛存在于人 类发展之中。伊甸园代表人的意识,它有着曼陀罗的形状,亚当是两相对立的矛盾的统 一,他是 物质与精神 、 大地与天堂 、 人性与神性的 结合体。吃禁果是一个意识 产生的过程,但同时这个过程也伴随着人内心分裂的痛苦、性的 焦虑与犯错的罪感。蛇 是人精神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正因为人获得了意识,才得以与其他动物相区别;因此总 的来说,人类吃下禁果是一个好的开端,因为意识的产生是精神发展的第一步,人们从 此可知善恶,也能更全面的了解上帝。 在桑福德之后,爱德华 “ 艾丁格 (Edward Edinger)、 海因茨 “ 韦斯特曼 ( HeinzWestma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心理学 理论 伊甸园 神话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