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总说明.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总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总说明.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1、工程概况1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32.1 基坑周边环境3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2.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43、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条件63.1 设计依据63.2 设计参数63.3 基坑特点分析74、深基坑围护方案的选择94.1 本围护设计目标94.2 支护方案94.3 地下水控制方案115、支护结构设计125.1 设计计算模型125.2 支护结构设计方案135.3 减载放坡135.4 支护桩设计145.5 内支撑设计145.6 锚索设计155.7 喷锚网支护设计165.8 槽钢设计175.9 喷面段坡面设计175.10 止水帷幕设计175.11 立柱桩设计195.12 换撑设计195.
2、13 CD段支护桩外侧与一期地下室外墙间土体加固设计196、地下水处理设计216.1 封闭废弃管道216.2 坡顶硬化216.3 坡面泄水孔216.4 支护桩桩间土的保护217、环境监测227.1 基坑开挖环境监测227.2 监测方法238、土方开挖方案258.1 土方概况258.2 支护前期工作258.3 土方开挖方案258.4 土方开挖施工注意事项259、施工应急措施279.1 滑坡与塌方的预防及处理279.2 其他突发情况处理289.3 其他措施28附件:1、桩撑支护结构计算书 1套2、内支撑平面杆件有限元计算书 1套3、支撑杆件配筋计算书 1套4、换撑钢管稳定性计算书 1套5、钢立柱格
3、构稳定性计算书 1套6、立柱桩承载力验算 1套附图:设计图 1套-28- xxxxA区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总说明1、工程概况xxxx有限公司拟在xx市xxxxx交汇处新建xxxx项目。A区拟建项目由2栋2728层综合楼及2栋5层商业裙楼组成,设2层地下室;B区拟建项目由2栋28层住宅楼、综合楼及商业裙楼组成,设1层地下室;A区与B区地下室外墙间距约4.0m,并在地下一层处设两处连通车道。A区地下室开挖面积约为15000m2,主楼、裙楼及地下室均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基;B区地下室开挖面积约为8700m2,其中主楼采用钻孔灌注桩,裙楼及地下室采用PHC管桩。本项目的施工图设计由xx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
4、担,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由xxxx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完成。受业主委托,xxxx设计研究院承担本项目A区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本项目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30.75m。本基坑地下一层板面标高为-5.80m,地下二层板面标高介于-9.50-11.60m之间,基础承台高度介于14002300mm之间,基础梁高度介于13001400mm之间。本基坑周边各段开挖深度详见表1。 基坑开挖深度设计参数一览表 表1 分段号周边地面标高(m)基底计算依据基底标高(m)开挖深度(m)备注0.00标高绝对标高AB30.30承台底-12.8017.9512.35BC30.30承台底-11
5、.4019.3510.95CD29.80基础梁底-6.50(-10.40)24.25(20.35)5.55(9.45)周边8.0m范围内设一层地下室,8.0m外设两层地下宽。DE30.00基础梁底-10.2020.559.45EF30.00基础梁底-12.8017.9512.05FG29.90基础梁底-10.4020.359.55GH30.00基础梁底-11.5019.2510.75HI30.10承台底-12.8017.9512.15IJ30.10承台底-11.5019.2510.85JK30.00基础梁底-10.4020.359.65KA30.30基础梁底-10.9019.8510.452、
6、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基坑周边环境拟开挖基坑位于xx市xxxxxx交汇处。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地岩土工程详勘报告,拟建场地内无地下管线分布。基坑东北侧CD段:该侧地下室外墙距目前正在施工的B区项目最近不足4m。B区设一层地下室,邻近A区侧裙楼基础类型为管桩,基底标高约为23.20m,开挖深度约6.8m,原设计拟采用1:2坡率放坡开挖,坡面采用土钉挂网喷面保护。据业主介绍,B区地下室将在A区地下室基坑开挖前施工至0.00标高。该地段基坑 支护结构设计由我院根据A、B区基坑支护实际需要统一考虑。基坑东侧DEFGH段:该侧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围墙)距离介于4.36.40m之间,具有一定的放坡卸载空间
7、,紧邻围墙外分布有多栋25层民用住宅楼,天然地基,基础埋深约0.51.0m。基坑南侧HIJ段:该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现有临建设施约6.0m,距离用地红线(围墙)约14.0m,存在一定的放坡卸载空间。围墙外为钟惺大道人行道,分布有地下电信光缆及雨、污水管线,需保护。基坑西侧JKA段:拟建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4.55.5m,距离围墙约14m,围墙内2.5m分布有巨型广告牌;围墙外为接官路人行道,分布有地下电信光缆及雨、污水管线。基坑北侧ABC段:拟建地下室距离该侧用地红线(围墙)约5.5m,围墙外即为南环路,局部地段分布有污水管线。综上所述,本基坑周边主干道、生命线工程及邻近建(构)筑物基础边缘与地下
8、室边线距离多小于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周边环境十分严峻。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河流一级阶地,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在29.5630.56m之间变化。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与基坑支护工程有关岩土层性质、特征、描述详见表2:地层分布情况一览表 表2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年代成因层顶埋深(m)层厚(m)颜色状态压缩性包含物及特征1人工填土Qml00.61.6灰松散高主要为粉质粘土,夹建筑垃圾、碎石及杂土等组成。局部夹腐植物、植物根系混湖塘淤泥及生活垃圾等组成,土质不均匀,结构松散,强度变化大。堆积年代近2年。2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0.61.60.99.2灰可-软塑高粉质粘
9、土可-软塑状,粉土松散状,呈薄层状分布,分布不均,具水平层理。该层分布于全场区。3淤泥质粘土夹淤泥Q4l1.84.21.18.3深灰软-流塑高包含腐植物、白螺壳等。夹淤泥,淤泥流塑状。局部夹粉质粘土,呈薄层状分布,夹层无规律。该层在场地东侧局部缺失。4粘土Q4al2.214.615.2灰黄可塑中含铁、锰质氧化物。局部为粉质粘土,该层分布于全场区。5粘土Q4al4.2174.317灰黄硬塑中偏低含铁、锰质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岭土。局部为粉质粘土,局部夹薄层状粉土,稍密状,分布不均,夹层无规律。该层分布于全场区。6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18.422.6225.4青灰可-软塑高粉质粘土可-软塑状,粉土松
10、散状,呈薄层状分布,分布不均,具水平层理。局部夹少许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状。该层分布于全场区。7粉砂夹粉土Q4al35.246.82.414.6深灰中密低以粉砂为主,含少量薄层粉土,层厚20-40cm。包含白螺壳、云母等。该层分布于全场区。2.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下水有上层滞水及承压水两种类型。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1)层人工填土中,以大气降水、场地沟渠积水及附近工厂和生活区排放水为主要补给来源,勘察期间实测上层滞水水位埋深在现地面以下0.20.5m。(2)层(5)层粘性土为相对隔水层。(6)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中含少量地下水,从区域范围来看,该层中地下水具微承压性,但水
11、量很小。(7)层-(9)层砂性土含孔隙承压水。与附近河流具有水力联系。(10)层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历年承压水最高水头埋深在现地表下0.10m。据此按最不利组合计算,当基坑开挖深度为12.15m时,计算所得的承压水抗突涌系数为1.27,基坑底板不会发生突涌,无须进行降水设计。3、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条件3.1 设计依据xxxx总平面图xxxx有限公司xxxx基础平面布置图(电子版)及A座世贸公馆3、4号楼地下室基础情况说明xxxx有限公司xxxx限公司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有关补勘资料 xxxx有限公司 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 42/159-2004)建筑基
12、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土层锚杆(索)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200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JGJ 79-200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业主提供的周边环境及一期基坑支护施工图等相关资料3.2 设计参数根据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和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 42/159-2004)中的附表2-1,结合相关工程实践经验,基坑支护设计有关参数取值见表3。根据业主提供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资料,基坑
13、周边地层概化为11种不同情况进行计算。 基坑设计土层参数取值表 表3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重度(kN/m3)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1-2(MPa)凝聚力c(kPa)摩擦角()m值(kPa/m2)(1)人工填土18.51081480(2)粉质粘土夹粉土18.5804.01371580(3)淤泥质粘土夹淤泥17.5502.585640(4)粘土18.91206.016102600(5)粘土19.71908.330156000(6)粉质粘土夹粉土18.5804.012816803.3 基坑特点分析3.3.1 开挖范围广、深度大基坑周边拟开挖深度为5.55m12.35m,面积达15000
14、,呈不规则梯字形,基坑周长约515m,属超深基坑。3.3.2 周边环境严峻基坑周边环境严峻,地下室结构边线与用地范围、主干道、生命线工程及邻近建(构)筑物等分布情况详见2.1节。因此,基坑的安全至关重要。3.3.3 场地地层条件差地表土层主要为松散的杂填土,其下分布有深厚软塑流塑状态为主的层淤泥质粘土夹淤泥,该层土强度低,属高压缩性土,在开挖过程中,易产生流动,对基坑坑壁稳定性非常不利。基坑上部的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层,基坑开挖后对基坑稳定性或防渗十分不利。3.3.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后揭露的地下水有浅部填土中的上层滞水,由于开挖造成的水力坡降,上层滞水从坑壁杂填土层中排出,使部分土体固结
15、压缩。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未揭露承压水含水层,经承压水抗突涌验算,无须进行承压水处理。3.3.5 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 42/159-2004),结合该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可综合判断该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4、深基坑围护方案的选择4.1 本围护设计目标1如上所述,本深基坑工程位于xx市市区,基坑开挖深度大、周边环境及地层条件复杂。毫无疑问,首先必须确保支护结构万无一失,确保支护结构能够承受开挖后最大限度的主动区土体和周边一切动、静载荷所产生的土压力。2基坑四周的各类市政管网、已有建(构)筑物等均对沉降及差异沉降敏感。因此,支护设计必须严格控制支护结构的水
16、平变位,基坑支护必须保证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3满足业主对预留施工场地的需要。4在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优化支护设计方案,努力做到施工便捷、经济合理。4.2 支护方案4.2.1 可供选择的支护方案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深基坑支护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基坑支护方式趋向多样化,多种支护方式并用的联合支护被采用的越来越多,基坑支护造价也趋向于更经济合理。根据本基坑工程的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地层性质,结合地区设计、施工经验,本工程可供选择的支护方式及其优劣性分析见表4。支护方式及其优劣性分析表 表4 分项特点支护方式主要特点质量可靠性工期造价在本工程中
17、的适宜性地下连续墙适用于超深基坑,可作为地下结构外墙,可与内支撑联合使用。对施工条件要求高。好长高 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造价高,在本基坑不宜采用。桩锚支护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基坑,普遍使用,地区经验丰富。在淤泥质土中锚杆锚固效果较差,邻近建筑为桩基础时不能使用。好较长较高受地层条件限制,局部地段不能使用锚杆。桩撑支护可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基坑,尤其使用于平面尺寸狭长的基坑,有成功经验。但施工周期很长,尤其对后续施工影响很大。好较长较高通过合理布置支撑构件,保证土方挖运便利,优先采用。双排桩支护适用于不同深度基坑,可与内支撑联合使用,适用于地层差、受用地范围限制地段。较好较短较高本场地部分地段可采用。
18、坡顶减载放坡可有效降低支护结构承受的主动土压力,普遍采用。较好短低有条件地段可以采用。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上述支护方案各有优缺点。从技术上讲除部分方案本工程不宜采用外,可以采用的支护方案不止一种。只有同时综合考虑安全、造价、工期等多方面因素,才能使支护方案最终做到既经济又合理。4.2.2 支护方案比选的原则首先根据地层、开挖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对基坑支护分段,然后对每一段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价到高价的先后顺序进行试算、比较,同时兼顾工期及其它工程条件,最后选择最佳的方案。4.2.3 支护方案选择的总体思路本基坑开挖面积大,平面不规则,开挖深度大,周边环境条件差异大,且地层条件差,本支护设计
19、方案针对各部位因地制宜的采用相应支护结构。综合考虑本基坑工程的各项条件,经过充分的比较、论证、试算后,确定本基坑工程支护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以排桩(局部双排桩)+内支撑(冠梁、围囹、对顶撑、角撑、斜撑、联系梁等相结合)+局部锚索为主要支护型式,辅以坡顶卸土减载、喷面网、复合喷锚网等手段,确保支护体系的完善并保证施工的顺利、方便实施。4.3 地下水控制方案本工程场地主要赋存有两种类型地下水,即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上部上层滞水水位埋藏浅,下部承压水水头高。经承压水抗突涌验算,无需进行承压水降水设计。另一方面,组成本基坑坑壁土体主要为(1)层杂填土、(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及(3)层淤泥质粘土夹淤泥,为
20、防止由于坑壁流水(土)而造成周边地面和建(物)筑物的变形,本基坑周边须设置止水帷幕。坑内明排主要解决大开挖揭露的(1)层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由于其水量有限,易于排干。综合分析,本基坑支护拟采用的地下水处理方法为周边止水帷幕止水、坑内明排等手段。5、支护结构设计5.1 设计计算模型5.1.1 基坑设计开挖范围基坑开挖范围参考地下室边线确定,基坑开挖范围按地下室外墙外扩1.4m(局部0.9m)考虑。5.1.2 基坑设计开挖深度本次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时各段基坑开挖深度详见表1。5.1.3 概化地层由于场地内各段土层厚度、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变化,本基坑共概化为11种地层剖面进行分别计算。5.1.4 坡顶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工程 支护 设计 说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