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阅读专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阅读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阅读专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诗歌阅读专题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二)诗歌阅读(6分)8.对望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以及巍峨高大的形象。B.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所见景观,白云飘荡,归鸟翩翩。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立志登上泰山最高峰,一览周围独特风景的决心。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诗人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圆”“直”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塞外奇美壮丽的景象特点,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B.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描写了诗人登楼所见的萧条凄婉之景,汉阳的树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草已衰败。C.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将士们对战友真挚的情感。D.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讽刺了不吸取历史教训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一)(6分)诗词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
3、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7.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处望神州”,写词人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金人之手,心中悲愤不已,故而发问。B. “千古兴亡多少事”,词人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C.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这两句写曹操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不断征战。D. 这首词借歌颂古代英雄人物,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的思想,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8.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这两句
4、蕴含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B.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描绘了西湖暮春时节花草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C.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D.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虽然没有纸笔,也要给家人捎个口信报声平安,抒发了诗人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二)诗词阅读(6分)10. 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A. 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臼,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C.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
6、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D. 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概,是边塞诗中的佳作。1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压抑之感。B.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之力,“二乔”会被曹操抢走,锁进铜雀台,作者借此表达历史兴亡之感。C.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凄然衰败。D. 行路难(其一)中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
7、望和有为于当世的政治理想。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一)诗歌理解(6分) 8. 对过零丁洋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 前两句,诗人回顾平生:回想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B.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C. “惶恐滩”和“零丁洋”都是想象之景,诗人借此回忆昔日金戈铁马的壮举。D. 全诗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9.
8、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王湾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表达了王安石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D.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孙权年轻时就统帅千军万马,占据东南,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表达了辛弃疾对英雄的仰慕。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一模语文
9、试卷(二)诗歌阅读(6分)8.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 “千骑卷平冈”写出了战场上部队前进时的迅猛,描绘了一幅壮观的作战场面。B. “亲射虎,看孙郎”写作者要亲自射杀老虎,去看望孙权,豪迈之情溢于言表。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现了作者希望朝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的情感。D. “西北望,射天狼”形象地描写了作者已被朝廷重用,远赴西北边疆抗击侵略的情形。9. 下列对诗
10、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赞颂了南宋君主的年少有为,以及不畏强敌的精神。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写诗人头发白短而疏,让读者感受到其深深的伤时忧国、思念家人之情怀。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写埋怨月亮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人的同情。D.“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未被发现的奥秘,赞扬了其智慧。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诗歌阅读(共6分)再泛吴江 宋王禹偁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11、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 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注:再泛吴江本诗写于诗人第二次遭贬之时。张翰西晋文学家,任司马府的东曹掾时,借口思念家乡的莼菜羮和烩鲈鱼,向齐王辞官,回到了老家。由此而产生了“莼鲈之思”的典故。绿袍宋制,七至九品服绿。【读意象】10“野鸟”“渔人”两个意象都有(1)_的特点,诗人借它们表达了(2)_之情。(2分)【析技法】11诗歌常常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本诗尾联用张翰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2022年山东省青岛大学附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8(6分)诗词阅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
12、,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对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上片主要通过对缺月、疏桐、孤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B.“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两句是虚写,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C.“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D.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
13、客)描写了江南初春清新幽静的景色,交代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的心情。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春”(春望)写了安史之乱之时,诗人想象国都长安沦陷后变得残破不堪,春天的长安城乱草丛生的景象。C.“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作者运用典故,抒发了自己抑郁不得志的彷徨、苦 闷。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这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表达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容易失去的遗憾苦闷之情。 诗歌阅读专题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二)诗歌阅读(6分)8.对望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
14、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以及巍峨高大的形象。B.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所见景观,白云飘荡,归鸟翩翩。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立志登上泰山最高峰,一览周围独特风景的决心。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诗人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圆”“直”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塞外奇美壮丽的景象特点,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B.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5、”(黄鹤楼)描写了诗人登楼所见的萧条凄婉之景,汉阳的树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草已衰败。C.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将士们对战友真挚的情感。D.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讽刺了不吸取历史教训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二)诗歌阅读(6分)8.(3分)B 9.(3分)B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一)(6分)诗词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模拟 试卷 分类 汇编 诗歌 阅读 专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