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地理等值线问题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地理等值线问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地理等值线问题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等值线问题分析归类学习目标:学会等值线问题的分析,提高解题能力。等值线概述、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潜水位线。学习内容:(一)概述1、 分类:【1等高线图2等温线图3等压线图4等降水量图5等盐度线图6等震线图7等太阳高度图 8、等潜水位线图】2、 共同特征同线等值间隔相同而不相交闭合而不中断平滑而不硬折3、 判读要领表达内容: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数值范围与极值:判读等值线数值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延伸方向:沿纬线、山脉、海岸;疏密程度:疏小密大;弯曲方向: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局部闭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分析成因: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断出规律,并分析成因
2、。(二)等高线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2、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等高线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2)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3)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垂直相交。(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5)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段(6)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等高线图的判读应用:(1)判断地形类型【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
3、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不同地形(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特征。】判断具体地形: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及形态来判断各种地形。如山顶和洼地,山脊和山谷,鞍部和陡崖。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弯曲大,但山脊等高线是向数值低处弯曲,而山谷等高线相反。鞍部一般是在两山脊和两山谷相对处,陡崖是等高线相交处。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短线)来判断:示坡线指向低处表示山脊,示坡线指向高处表示山谷。判断五大地形类型:这是指判断全图所示地形属于山地、盆地、丘陵、高原、平原五大地形中的哪一类。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
4、为平直。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2)判断地形坡度的陡缓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大)。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果等高距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
5、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等高距、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三者都不一致,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3)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交叉相减,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H1H2。进一步还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H。(4)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等高线图上的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
6、)d。(5)判断水系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水文特征:河谷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6)判断气候特征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等因素。比较降水量多少首先要看该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大致是哪一地区,盛行什么风,该类风是否富含暖湿水汽;再结合等高线找出迎风坡或背风坡。然后根据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
7、较少来判断降水状况。比较获取热量或蒸发量的大小先根据当地的南北半球位置,结合等高线确定是阳坡还是阴坡,进而得出阳坡太阳高度角较大,单位面积获取热量较多,蒸发量大,比较干燥;阴坡获取热量较少,蒸发量小,比较湿润的结论。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计算气温在等高线图上,根据某地点的气温,计算另一地点理论上的气温。只要掌握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就可算出。(7)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8)地形状况
8、与地区规划确定水库坝址的位置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库容量大。峡谷地段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坝长-工程量的大小。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港口码头应选择等深线密集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确定公路、铁路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沿河谷、山间盆地;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
9、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沿等高线迂回前进;避开陡坡、断层、断崖、沼泽地、沙漠、高寒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地段;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山脉,少建桥梁、隧道等。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线路方案的理由:该方案沿线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工程施工容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确定引水线路、输油管线引水线路尽可能短,经济投入较少;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高处向低处,以实现自流。输油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10、。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区、居民区选址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开阔平坦、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9)地形剖面图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
11、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三)等温线图【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锋面活动、天气阴晴、地形高度及坡向、洋流、水文、植被覆盖、城市热岛】【1、 判断南北半球。2、 判断陆地、海洋。3、 判断季节。4、 判断洋流性质、流向。5、 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山地、盆地。6、 比较温差大小:冬密夏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地密海洋疏。7、 计算相对高度。8、 根据等温线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地形关系。】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 (1)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纬度: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如五带的
12、划分。海陆分布:(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2)大气: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暖锋相反。天气状况:(夏季)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秋冬季节)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季风 西风(3)地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13、)海拔-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因此同一热量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形类型-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因此山间盆地、河谷气温往往偏高。坡向-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略高。山脉的走向。同一地段,开阔地气温高于低洼地。(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植被:主要指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因其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7)人类活动: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都有很大影响。2、气温的时间变化:(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一轮 复习 教案 地理 等值线 问题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