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 (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 (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词阅读专题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8阅读下面的宋诗,选出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 (3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A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派宁静、欢悦的气象。“足”字体现待客盛情,“莫笑”二字体现民风淳朴。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祈福活动,既描摹出一幅农村风俗画,也表现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C尾联笔锋一转,写对重游的期待,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D全诗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通过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来体现诗人
2、不尽之游兴。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8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A“停杯”“拔剑”两句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B李白诗歌想象神奇,以形象化的语言“冰塞川”“雪满山”来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蕴含无限悲慨。 C“闲来”“忽复”两句,诗人用姜尚、伊尹两人的典故,坚信自己一定会像他们一样幸运
3、,得遇良主,大展宏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D. 结尾两句诗,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9. 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A. 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用三个连续、富有特征性动作,塑造了一个“醉”后仍不平静、“挑灯”“看剑”壮士形象,让读者从动作中体会到人物内心活动,想象到人物所处环境,意味无穷。B.
4、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奏起振奋人心战斗乐曲,奔赴战场、奋勇杀敌的情境;“沙场秋点兵”,一个“秋”字,指出“点兵”正值“秋高马壮”时节,预示了出征战无不胜前景。C. “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收复失地理想却成为泡影。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D. 全词在结构上打破陈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一句的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2022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8阅读诗歌,选出赏
5、析有误的一项(3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A诗的开头写河州滩头雎鸠和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又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C诗歌抒发了男子求偶不得的痛苦、求而得之的喜悦。“君子好逑”“寤寐求之”“寤寐思服”“钟鼓乐之”是男子对心中恋人爱慕之情的直接表白。D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使诗歌内容层递,逐步展示男子锲而不舍的追求,而且也增添了一唱三叹、回环
6、往复的音韵之美。2022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8阅读下面的宋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3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情味十足,是诗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理想人生赞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地说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语意双关,既表明作者被俘所经之地,又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D尾联是剖心明志之言,集中体现了诗人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含蓄表达出诗人舍生取义
7、的坚定信念。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8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A此诗是诗人登高望远而作,表达了诗人登台的喟叹与感慨。B “前”“后”与“古人”“来者”相呼应,既写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也指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C“怆然而涕下”中,可见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D整首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感情基调悲壮苍凉。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8. 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乙】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A. 【甲】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能融情入景。B. 【乙】诗颔联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C. 两首诗都描写了“月”,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都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忧愁之情。D. 两首诗的结尾句都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别之意,表达了对朋友、故乡的怀念惜别之情。古诗词阅读专题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阅读专题 1 中考 语文 模拟 试卷 分类 汇编 古诗词 阅读 专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