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素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备课素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素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单克隆抗体就是从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得到的。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特异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除了运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还运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和培养。单克隆抗体技术是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和Kohler所发明,并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奖。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动物脾细胞融合,形成能分泌针对该抗原的均质的高特异性的抗体单克隆抗体,这种技术通称为杂交瘤技术。这一技术的基础是细胞融合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流程为:脾细胞和骨
2、髓瘤细胞在聚乙二醇(PEG)作用下发生细胞融合;加入HAT选择培养基(含H、A和T)后,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因其从头合成途径被氨基蝶呤阻断,而又缺乏HGPRT不能利用补救途径合成DNA,从而死亡;未融合的脾细胞难以在体外培养而死亡;融合细胞因从脾细胞获得HGPRT,故可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存活和增殖。第一步:亲本细胞的准备致敏B淋巴细胞的准备:目的抗原免疫小鼠一般选用健康8周龄的纯系BALB/C小鼠作免疫动物。免疫用的目的抗原是各种病毒、细菌、癌细胞等。采用腹腔和皮下注射,每隔34天注射一次,连续34周后,检查抗体滴度效价(免疫学上的定量检测标准)。如符合要求,再由尾静脉作最后一次加强免疫,45
3、天后,取脾脏分离B淋巴细胞备用。从脾脏细胞中高效分离单个抗原特异性B淋巴细胞的方法:利用以生物标记的非B细胞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抗体对脾脏细胞进行负筛选(对不需要的脾脏细胞杀死),再利用亲和素磁珠与磁性分离原理去除非B细胞,以提高脾脏细胞中B淋巴细胞相对丰度;利用荧光标记的IgM多克隆抗体和预标记筛选用抗原,对前面得到的脾脏细胞进行进一步负筛选,以流式细胞技术去表面不表达IgG分子的B细胞,保留与预标记筛选抗原结合的目标淋巴细胞;利用荧光染料7-AAD进行分选,去除死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单细胞的筛选,得到目标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的制备:骨髓瘤细胞应尽可能用与B淋巴细胞来源相同的种系,而且必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课 素材 单克隆抗体 制备 过程 下学 生物 人教版 2019 选择性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