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中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模拟题(一模)精选按题型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022福建龙岩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凡战,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兵势不利;彼或远来,粮饷不绝,皆不可与战。宜坚壁持久以敝之,则敌可破。法曰:“不战在我。”唐武德中,太宗帅兵渡河东讨刘武周。江夏王李道宗时年十七,从军,与太宗登玉壁城观贼阵,顾谓道宗曰:“贼恃其众,来邀我战,汝谓如何?”对曰:“群贼锋不可当,易以计屈,难以力争。今深沟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能持久,粮运将竭,当自离散,可不战而擒也。”太宗曰:“汝见识与我相合。”后果食尽夜遁,追入介州,一战败之。(选自百战奇略不战)【注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刘武周:河间景城人,隋
2、朝末年地方割据群雄之一。李道宗:唐朝初年的宗室,唐朝初期重要将领。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彼或远来( )(2)顾谓道宗曰( )(3)粮运将竭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深沟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能持久/B今深沟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能持久/C今深沟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能持久/D今深沟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能持久/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贼锋不可当,易以计屈,难以力争。(2)后果食尽夜遁。4本文与曹刿论战都写到“不可出击”的原因,结合选文内容及链接材料,说说“不可出击”的原因有什么异同?链接材料:夫战,勇气也。一
3、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2022福建龙岩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有删改)【注】奢:赵括的父亲赵奢。难:反驳。死地:关系生死的地方。约束:纪
4、律和规定。白起:秦国的名将。出:带领。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以天下莫能当(2)括母问奢其故(3)佯败走(4)秦悉坑之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B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C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D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1)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2)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8简答:文中赵括“言兵事”与曹刿论战中的曹刿“论战”有什么不同?(2022福建漳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5、。跨华封绝顶,溪从其下折而西去觅下溪之路,久不得。见一小路伏丛林中,乃匍匐就之。初犹有路影,未几下皆积叶,高尺许,蜘网翳之;上则棘莽蒙密,钩发悬股,百计难脱。比脱,则悬涧注溪,危石叠嵌而下。石皆累空间,登其上,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余计不得前,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其石大如百间屋,侧立溪南,溪北复有崩崖壅水。踞大石坐,又攀渡溪中突石而坐,望前溪西去,一泻之势,险无逾此。久之,溯大溪,践乱石,山转处溪田层缀,从之,始得路。(选自徐霞客游记)注解华封:今漳州市华安县。壅水:因水流受阻而产生的水位升高现象。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跨华封绝顶绝: _蝉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6、绝: _(2)比脱比: _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比: _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B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C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D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觅下溪之路,久不得。(2)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12选文中徐霞客探游华安,柳宗元也曾到小石潭探幽,两者在游记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有何不同?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链接材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2022福建南平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
7、:“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于是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注】染:沾染恶习。师保:古时担任辅佐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成王:指周成王姬诵。 三师:即东宫三师,是辅导皇太子的官员
8、。仪注:礼仪制度。惶恐:意为惶恐不安,是一种谦词。13解释下面加点词。(1)太宗谓侍臣曰( )(2)左右皆贤( )(3)与三师书( )14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B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C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D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2)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16唐太宗诏令编撰太子接待三师仪注,对太子提出哪些具体要求,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022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
9、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释】楚之逐臣:即屈原。薄丛:贫瘠的丛林。不见:不被人知道。含章:胸怀才华而不显露。1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盖】士之才德盖一国(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2)【芳】不为无人而不芳( )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18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B清风过之/其
10、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C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D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1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2)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20作者认为兰甚似君子,选文中兰具有哪些美好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点。(2022福建泉州一模)寺名同“承天”,文意各不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承天寺泉州承天寺,异迹甚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僧畜异志,欲掘百井以为兆,后功亏其一而止。井上筑石塔数处,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影一枝。每年梅树开花时,影上亦有花;生叶时,影
11、上有叶;遇结子时,影上有子;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则影上惟存枯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至天将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亦俨然结一魁星形也。(清梁章钜归田琐记节选)【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畜:同“蓄”。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后功亏其一而止止:_(2)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俱:_(3)月色入户户:_(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_22下列对文中
12、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B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C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D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4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小明从标题看出了两文写作内容的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不同之处。(2022福建福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13、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
14、,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岳飞)【注】宵肝(gn):即宵衣食。宵,夜。肝,晚。天不亮就穿衣,天很晚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国事。营第:建造住宅。2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玠益敬服( )(4)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B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C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2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15、所恶有甚于死者。(2)吴素服飞,愿与交欢。28【甲】文中孟子将“生”与“义”置于不能兼得的两难境地,从而阐发了_的观点。这里主要运用了_论证的方法提出论点,说理深刻。【乙】文中写了岳飞孝敬母亲、_、听劝戒酒、_这四件事,由此可以看出岳飞是一个 _的人。6 / 1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 对方,敌方 回头,回头看 穷尽,竭尽2A3(1)敌人锋芒正锐不可挡,用计谋使(他)屈服容易,用(凭借)武力同(他)战斗难。(2)后来敌人果然粮食耗完,连夜逃走。4相同点:都认为在敌方士气旺盛时不能出击。不同点:本文还认为: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及敌方粮草充足时也不可战。(意
16、思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彼或远来”的句意是:敌人虽远道而来。彼:他们,指敌人。(2)“顾谓道宗曰”的句意是:回过头来问道宗说。顾:回头,回头看。(3)“粮运将竭”的句意是:其粮草将要耗尽。竭:穷尽,这里是枯竭,耗尽。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今深沟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能持久”的意思是:现在采取固守深沟高垒的方针,便可挫杀敌人锋芒;敌人
17、(虽多)但属乌合之众,不能持久作战。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今深沟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能持久。故选A。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群贼(指敌人)、易以计屈(用计谋使(他)屈服容易)、以(凭借)”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果(果然)、尽(耗尽)、遁(逃跑)”几个词是重点词语。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本文中“凡战,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兵势不利;彼或远来,粮饷不绝,
18、皆不可与战”可知,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及敌方粮草充足时“不可出击”;另外,在“群贼锋不可当,易以计屈,难以力争”可知,在敌军士气旺盛时“不可出击”。从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可知,在敌军士气旺盛时是“不可出击”的。据此分析异同来作答。【点睛】参考译文:大凡战争,如果处于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兵力对比于我不利的形势下,或者敌人虽远道而来但粮饷供应源源不断,对于此种敌人我都不可立即与其进行决战,而应当坚守壁垒,持久防御以消耗和拖垮敌人。这样,就可以最后打败敌人。诚如兵法所说:“不轻易与敌决战的主动权要牢牢掌握在我手中。”唐朝武德二年,秦王李世民奉命率军东渡
19、黄河讨伐割据势力刘武周。江夏王李道宗当时十七岁,随军从征,与李世民一道登上玉壁城,观察当面敌人阵势。世民回过头来问道宗说:“敌人依仗其兵多势众,企图与我军决战,你说我们应当怎么办?”道宗回答说:“敌人锋芒正锐不可直接抵挡,但容易以计谋屈服它,难以单凭武力同它争胜。现在我们采取固守深沟高垒的方针,便可挫杀敌人锋芒;敌人虽多但属乌合之众,不能持久作战,等到其粮草耗尽,必定自然离散,那时我们将不战而擒获敌人。”世民称赞地说:“你的见解与我的想法完全相合。”其后,敌人果然粮尽而连夜北逃,李世民率军追到介州,一战而把刘武周军打得大败。5(1)认为(以为)(2)原因(缘故、缘由)(3)假装(4)坑埋,活埋
20、6B7(1)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反驳他,但是赵奢不认为赵括善于用兵。(2)赵国如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他。8赵括虽熟读兵法,但不懂得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是“纸上谈兵”。而曹刿重视战前准备,指挥作战能根据实际灵活运用战术,真正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意对即可)【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问题,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义。(1)句意: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以,认为;(2)句意:赵括的母亲问赵奢此中的原因。故,原因;(3)句意:假装败逃。佯,假装;(4)句意:秦军把他们都活埋了。坑,活埋。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
21、句意,然后根据句意并结合语法结构等进行分析。句意为:(赵军)被围困了四十多天,军中断粮,赵括派出精锐的战士,亲自带着他们搏杀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四十余日”表时间,后面出现的“军(赵军)”“赵括”“秦军”分别做“饿”“出锐卒自搏战”“射杀赵括”的主语,这是三个独立意思的语句,之间应断开。故断句为: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7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在翻译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1)重点词:尝,曾经;难,反驳;然,但是;谓,认为;善,善于。(2)重点词:若,如果;将,
22、让担任将军;破,毁掉。“破赵军者必括也”是判断句式。8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阅读比较能力。从文中赵括“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可知,赵括熟读兵法,善于理论;从赵奢说的“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可知赵括实战经验是欠缺的;后来赵括代替廉颇后,“悉更约束,易置军吏”,也证明他不注重实际,生搬硬套,才被白起抓住机会,最终军败被杀。由此可见,赵括虽熟读兵法,却不懂得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而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在作战前,缜密分析了“何以战?”的各种条件,得出了“可以一战”的结论,这是他重视战前准备体现;作战时,当“齐人三鼓”后,曹刿才让击鼓,当“齐师败绩”时,曹刿“惧有伏焉”,并没有赶紧追击,而是“下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模拟 分类 汇编 文言文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