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1节功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docx
《第十一章第1节功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第1节功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1课时 功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别三种不做功的情况。(2)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2.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2教学重难点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判断物体是否做功3教学过程:活动1情境导入用力拉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前进,则小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的作用对小车有了“成效”?有了“贡献”呢?活动2力学中的功1. 力学里“功”的含义:物理学中的功主要是吸收了“贡献”的意思。如果一个力
2、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换句话说如果某个力对物体的移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效,说这个力对物体作了功.)想想议议用叉车搬运货物时,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提升到一定高度.叉车用力托起货物,哪个力做了功? 分析:在叉车举高货物的过程中,货物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F 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作用下,货物在这个力的方向上,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s ,我们看到了叉车工作的成效:力 F 作用的成效体现在货物被举高了.对于这种情况,物理学中就说叉车托起货物的力做了功.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1. 公式 W=Fs2. 单位:J、kJ1J=1N*m3.物理
3、意义:1J指的是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 J。活动3功的计算例1(水平方向上做功)在平地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箱子,前进了10 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例2(竖直方向上做功)起重机将2104 kg的货物从地上吊起3 m高后,又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 m,求起重机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例3(斜面上做功)下图中小明背着重40N的书包在上楼的过程中对书包所做得功是( )A、200J B、120J C、160J D、300J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所学内容5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搬而未动B小车在推力作用下运动了一段距离C提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 教学 设计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