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 教案--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电荷 教案--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荷 教案--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9章静电场第1节 电荷【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且两种电荷间存在着相互作用。2.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两种使物质带电的方式,学会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原因。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会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4.知道电荷量、元电荷、比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通过实验,了解静电现象,认识电荷的定义和属性2.理解电荷守恒定律教学难点:1.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两种使物质带电的方式【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分析法【课时】 2课时【新课导入】由“问题探讨”中的琥珀摩擦后吸引羽毛引入,引出物体带电的原因,通过观看图片,引入本节课内
2、容。【教学过程】教师:大家回想一下生活中我那些现象属于电现象?学生:生活中的雷电,冬天梳头发,脱毛衣会有光教师:是什么原因让物体有电了呢?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来表示呢?学生: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的多少是用电荷量q来表示。教师:一般情况下物体是不带电,那么如何使物体带电?我们来看第一个视频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物质内部微观结构的描述,思考和回答问题:(1)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活动:
3、使物体带电的过程,通常称为“起电”,下面我们来看几种常见的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摩擦起电是最常见的起电方式。通过观看视频可知玻璃棒和橡胶棒就是通过摩擦起电。在干燥的秋冬季,穿脱衣服和梳头发的时候,都能观察到摩擦起电的现象。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为什么会带电?大家结合微观思想来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积极发表意见由组长总结发言,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因此在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受束缚较弱的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教师:那么大家总结一下摩擦起电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学生:实质:电子的转移。注意: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4、教师活动:演示课本P3实验,让学生观察金属箔的变化,根据箔片的张开与闭合判断是否带电,小组内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活动:组内讨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前面的现象,总结得出静电感应的概念。结论:静电感应: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绝缘导体时,导体两端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观看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活动:回头再分析一下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否创造了电荷呢?学生活动:没有电荷的产生,只有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了。教师活动:那么大家用自己语言组织总结的就是咱们下一个知识点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荷 教案-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教案 上学 物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