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学案--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docx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学案--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学案--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必备知识一、自然界的碳循环与温室效应1.自然界的碳循环:碳元素不断地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进行转移和交换,构成了自然界的碳循环。2.自然界碳循环的过程: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打“”)误(打“”)。碳元素在大气圈中唯一存在形式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碳参与全球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只有人类活动才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气中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储存库。()3.温室效应: 二、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人类大规模破坏森林、草原等,植物
2、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贮存减少;地表水域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溶解条件受到干扰。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影响:破坏自然界中原有的碳循环和碳平衡,增强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三、碳减排中的国际合作1.国际合作的原因: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具有全球性,因此碳减排亟需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合作应对。2.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国家类别碳排放现状减排责任发达国家工业化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人均碳排放量大;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进行碳转移有义务在碳减排国际合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较弱;经济社会发展期碳排放总量增长较快应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打“”)误(打
3、“”)。碳减排必须采取全球性行动才能实现。()目前,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人均碳排放量最多的。()资金和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保障。()植树造林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都是公众参与碳减排的行为方式。() 3.国际合作中的碳交易:京都议定书把二氧化碳排放权确定为一种商品,建立起国家或地区间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具体有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援助等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碳减排,也可以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额抵消自身的碳减排指标。4.碳减排中的中国贡献:贡献层面具体贡献中国的承诺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
4、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中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进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生态保护、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的行动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构建低碳经济体系。转变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推广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生产,鼓励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出行;启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开征环境保护税中国的成就中国2015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率为6.8%,位居榜首;2016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率为6.6%,位居第二;2017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
5、6%关键能力能力1自然界的碳循环与温室效应1.碳循环的主要途径:(1)CO2光合作用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CO2。(2)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物吸收体内氧化CO2。(3)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作用CO2。(4)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CO2。2.温室效应过程:(1)太阳暖大地: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削弱的很少,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2)地面暖大气: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3)大气还大地: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4)温室效应增强: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吸收地面辐射增
6、加,大气逆辐射增加,全球气候变暖。3.温室效应的利弊:(1)利:温室效应是保证地球上的气温适应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适宜的温室效应对于人类和各种生物来说是非常有益的。科学研究表明:由于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5 ,否则将会下降到-18 。而且,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保持不变的话,大气表面的温度也将维持恒定。(2)弊:若温室气体含量发生变化,则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气候与环境等发生相应的变化。【典例】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地阳光居室图。(1)二氧化碳
7、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2)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3)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温室效应”原理要从太阳暖大地、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三个方面分析。(2)要知道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的影响。(3)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原理。【解析】第(1)题,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能更多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
8、热量。第(2)题,读图可知,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由于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所以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第(3)题,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开发利用新能源,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升高趋势减缓。答案:(1)更多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 增
9、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 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 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 (3)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升高趋势减缓。【方法技巧】热量收支对气温的影响(1)大气的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气温升高;相反,大气的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气温降低。(2)大气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二氧化碳、水汽等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
10、3)大气逆辐射可以抵消部分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支出,起到保温作用。能力2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碳减排中的国际合作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2)影响水循环过程。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影响农业生产。(5)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碳减排中的国际合作:(1)全球变暖是全球尺度的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2)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a.大气中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产生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害者。b.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仍是世界
11、上最多的。c.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进行碳转移,进一步加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负担。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期,碳排放总量增长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因此应妥善处理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关系,不能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碳减排而延续贫困、制约发展。3.我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努力:(1)拓展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签署一系列合作研究协议,实施一批研究项目,内容涉及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减缓和适应、应对政策和措施等。(2)加强与发达国家务实合作借鉴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气候变化领域的对话和合作机制,签署相关联合声明、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等,将气候变化作为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放 环境 安全 鲁教版 2019 高中地理 选择性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