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经二首-关雎一、 学习目标(识记)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及诗歌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3、把握关雎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二、 学习的重点及难点1.诵读诗歌,能够在诵读中感受关雎的旋律之美。2.把握关雎一诗的基本情调,能够通过分析,感知诗歌内容以及写法。三、学法指导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四、导学过程(一)导学预习1朗读诗歌,圈点诗歌的生字词,并给下面的字词注音。雎鸠( )窈窕( )逑( )荇( ) 寤寐( ) 芼( )2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关关:洲:窈窕:逑: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芼:(2)词类活用。琴瑟友之钟鼓乐之(3)古今异义
2、。左右流之(古义: ;今义:流出。)3用现代汉语写出诗句的意思。4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 )的诗歌305篇,也称“( )”。诗经分为( )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 )。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 )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 )为主,共40篇。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达,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二首关雎 12 诗经 导学案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