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诗词曲五首一、 学习目标(识记)1.反复诵读,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2.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二、 学习的重点及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三、学法指导 每个环节要求如下: 1)独立思考; 2)对子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四、导学过程(一)导学预习十五从军征1朗读课文,圈画诗中的生字词。松柏冢( )累累( )狗窦( )雉( ) 舂谷( ) 羹饭( )饴( )2文体链接汉乐府汉乐府原指汉代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诗体。现存汉乐府有一百多篇
2、,散见于汉书后汉书文选和南朝时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等书中,宋朝人郭茂倩将两汉至唐代乐府诗汇编成乐府诗集(最为完备)。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对后世的许多诗人起过示范性的作用,它的以五言和杂言为主的形式,也推动了诗体的发展。3在书上划分朗读节奏。4读通诗意,尝试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朗读课文,圈画诗中的生字词。岑参( ) 裘( )冷难着( )辕( ) 瀚( ) 阑( )羌( ) 掣( )2作者链接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擅长七言歌行。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3背景链接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
3、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即其前任,岑参送他归京,写下此诗。(一)整体感知1读准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
4、笛。2 读通诗意,尝试背诵。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1)读准字音万兜鍪( )(2)读准节奏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作者链接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人。存词六百多首,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存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3背景链接选自稼轩长短句。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
5、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总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4读通诗意,尝试背诵。过零丁洋1作者链接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18 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在殿试中, 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
6、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2背景链接PPT出示: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3反复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读通诗意,尝试背诵。山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曲五首 24 诗词 曲五首 导学案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