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历史 导学案(26)课题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型复习周次16总课时数课时共 1 课时,第 1 课时26学习目标 认识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以及秦朝崩溃的原因。教学重点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教学准备复习课本、完成课后习题教学流程导案 (教师活动)学案 (学生活动)问题1:秦统一的原因有哪些?问题2:梳理秦统一的历史过程。问题3;理解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问题4:秦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问题5: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问题6:如何正确看待秦始皇的功过?问题7:秦朝崩溃的原因?
2、例题1:结合课本P19页问题探究例题2:结合课本P15页史料阅读例题3:结合课本P16页历史纵横与课本P17页史料阅读及相关知识总结归纳。优化训练习题设计【随堂演练】1(2022四川德阳二模)秦始皇开拓岭南,分置桂林、象、南海等郡,迁“治狱更不直者”至南越地,又募未婚女子至岭南。之后,多次迁刑徒和内地民众至岭南屯田。上述措施意在A舒缓中原地区人口压力B普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C强化对岭南地区的管理 D充实南方官僚队伍2.(2019全国)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
3、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3(2017. 4浙江)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4(2016.4浙江)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B.闽南、两广一带C.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D.宁夏、陕西一带5(2016.10浙江)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官制6.(2015海南22分难度)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7.(2015广东)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8(2013北京)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B.秦C.汉D.唐教后反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统一 民族 封建 国家 建立 导学案 高中历史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432324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