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基础巩固--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基础巩固--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基础巩固--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一、选择题(共16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8的元素处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A族B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C共价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成键元素通常表现为负价D第四周期的金属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2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错误的是ANa+的电子排布图: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甲基的电子式:D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4B稳定性:HClH2SPH3C碱性:Ba(OH)2Ca(OH)2Mg(OH)2D还原性:F-Cl-Br4短周期元素X
2、、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XYZAX的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小BZ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C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稳定性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5下面关于四种微粒的比较正确的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2p轨道为半充满的原子;原子的2p轨道上只有两对成对电子A原子半径:B最高正化合价:=C电负性:D第一电离能:6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B砹(At)的氢化物不稳定CH2SeO4的酸性比H2SO4强D铍(Be)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7下列表达方式正
3、确的是A24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104s2BCO2的立体结构模型C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DS2-的结构示意图: 8X、Y为第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2,二者形成的固态化合物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BX、Y均属于p区元素CX、Y的第一电离能:XYDX、Y的简单氢化物热稳定性:XYXWBY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比Z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小CW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DW、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能量逐渐升高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
4、增多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D各电子层含有的原子轨道数为n2(n为电子层)14一种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Y、W同主族,原子半径r(X)r(Y)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XYZYXCY、Z、W的单质是相同的晶体类型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Z1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XWYRZ有关元素R、W、X、Y、Z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X氢化物的沸点比W氢化物的高B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强C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DY、Z的阴离子电子构型都与R原子的相同
5、|1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W的气态氢化物的摩尔质量为34g/mol,Y的最简单氢化物为非电解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YZWQAX的最简单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BQ单质能溶于水,且其水溶液须用棕色细口瓶盛装C电负性:YWZD阴离子的还原性:WQ二、综合题17在周期表中,与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_,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_(填“相同”或“相反”)。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18总结:(1)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力_的电子层,然后有里向外,依次排布即排满了_层才能排L层,排满了_层才能排M层。(2)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_个电子(n为
6、电子层序数)(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_个电子)。(4)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个电子。(5)倒数第三层不超过_个电子19回答下列问题:(1)按要求书写:基态 Cu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基态 Fe3+的简化电子排布式:_。基态 P 原子的轨道表示式:_。(2)某元素 A 的基态原子 L 层中p 电子数是 s 轨道电子数的 2 倍。A 是_(填写元素符号), 该基态原子中填充电子的原子轨道有_个,其形状 为_、_两种 。 A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_区 ,位置为_。(3)下列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_。A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 个电子, 这符
7、合洪特规则B基态原子中3d轨道上有8电子的原子:,这违反了泡利原理C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 其运动状态不相同D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202020年11月7日是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社会各界举行了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已知钪(Sc)是17种稀土元素之一,钪单质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Sc同周期且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Sc原子相同的元素有_种。(2)元素呈气态时,从它的阳离子中将一个电子移至无穷远处时所需做的功,称为该元素的电离势,单位为电子伏特(ev)。Sc的三种气态离子Sc+、Sc2+、Sc3+的
8、电离势分别为6.54ev、12.80ev、24.76ev,上述三种气态离子的电离势依次增大的原因为_。(3)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并晶体结构表征了稀土金属末端氮宾配合物-钪末端氮宾配合物,该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该配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与Sc原子形成配位键的N原子个数为_。该配合物中各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21煤粉中的氮元素在使用过程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中NH3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焦炭氮中有一种常见的含氮有机物吡啶(),其分子中相邻的C和N原子相比,N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更_(填“强”或“弱”),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3)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的重
9、要方法。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选填字母)。a. 图表示N2、H2分子中均是单键 b. 图图需要吸收能量c. 该过程表示了化学变化中包含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4)已知:N2(g) O2(g) = 2NO(g) H = a kJmol-1N2(g) 3H2(g) = 2NH3(g) H = b kJmol-12H2(g) O2(g) = 2H2O(l) H = c kJmol-1反应后恢复至常温常压,中NH3参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5)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NO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
10、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_。22I.人类能够有效利用氮气的主要途径是合成氨,生产化学肥料等。完成下列填空:(1)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其最外层有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氮气的电子式为_;氨气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2)工业上常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含有大量N2的高炉气体系中的CO,从而实现CO和N2的分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3COOCu(NH3)2 (aq) + CO(g) CH3COOCu(NH3)2CO(aq) + Q(Q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欲使K值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_。吸收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
11、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可采取的适当处理措施有_(选填序号)。a.适当升高温度b.适当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3)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这样能使NH3的脱除率增大,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II.为实现CO2减排,合成氨工厂采用苯菲尔法脱碳。该方法是用碳酸钾溶液为吸收剂捕集混合气中的CO2得到富液,再高温加热富液使之分解释放出CO2 ,正常情况下再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分数可达98.5%以上。(4)某研究小组用200mL 1.5mol/L K2CO3溶液吸收了3.36L 的CO2(标准状况)形成富液,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的离子反
12、应方程式为_,该富液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各离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ac(K+) + c(H+) = 2c(CO32) +c(HCO3) +c(OH)b3c(K+)=4 c(CO32)+4 c(HCO3)+4c(H2CO3)cc(K+)c(OH)c(HCO3)c(CO32)c(H+)23氨硼烷(NH3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N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形,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2)B的第一电离能I1(B)=800kJmol1,判断I1(Al)_800kJmol1(填“”或“”),从电子排布的角度说明判断理由
13、_。(3)NH3B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H+),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H-)。在H、B、N三种元素中: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区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_。(4)26Fe、27Co、28Ni、29Cu是目前氨硼烷水解产氢催化剂研究的热点。不同催化剂催化氨硼烷水解产氢的性能如图所示。这四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最好的金属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为_。催化效果最差的金属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24A、B、C、D、E、F、G、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C、D三种非金属元素相邻,且它们的第一电
14、离能的顺序为BDC,其中D原子基态时2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E为前四周期电负性最大的主族元素;F2+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和G同主族;Z+的各电子层都充满电子。(1)基态Z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2)A、B形成的分子有多种,其中一种分子含有14电子,该分子中键和键的个数分别是_。(3)测定化合物AE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定值般高于理论值,其主要原因是_。(4)C与A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沸点高于同主族元素与A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其原因为_。(5)向Z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的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有_。A离子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D配位键参考答案:1C【详解】A原子序数
15、为38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为5s2,位于第五周期A族,A错误;B第一电离能:MgAl,金属性MgAl,而第一电离能NaMg,但金属性NaMg,可见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与金属性强弱关系并不一致,B错误;C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电子带负电,所以共价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成键元素通常表现为负价,C正确;D第四周期的金属元素包含副族元素,Zn比Cu靠右,但Zn金属性强于Cu,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2A【详解】ANa+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因此其电子排布图为,故A项错误;B氯离子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其结构示意图为,故B项正确;C甲基为CH3,其电子式为,故C项正确
16、;D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故D正确;综上所述,表示错误的是A项,故答案为A。3D【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即酸性:HClO4HBrO4HIO4,故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稳定性:HClH2SPH3,故B正确;C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则碱性:Ba(OH)2Ca(OH)2Mg(O
17、H)2,故C正确;D卤族元素中,阴离子的还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所以还原性:F-Cl-Br-I-,故D错误;答案选D。4C【详解】AX为He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性质稳定,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大,A错误;BS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F,则电负性ZY,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YZ,C正确;DY为F元素,没有最高价氧化物,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5A【详解】由核外电子排布特点可知为S,为P,为N,为F。A一般而言,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A正确;BN、P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高正化合价相同,都
18、为+5价,S最外层电子数为6,最高正化合价为+6,F没有正价,最高正化合价:=,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C错误;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第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P的3p电子为半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S,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因此第一电离能:,D错误;故选:A。6C【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金属性SrC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A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结构 元素 性质 基础 巩固 下学 化学 鲁科版 2019 选择性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