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三轮专项:语言衔接连贯、压缩语段及其他.docx





《中考语文三轮专项:语言衔接连贯、压缩语段及其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三轮专项:语言衔接连贯、压缩语段及其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三轮专项:语言衔接连贯、压缩语段及其他正确使用词语、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考查热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的使用,二是引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的连用,三是破折号、冒号的用法。高考无论怎样考查,都要求考生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合实例掌握规则,通过实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应是考生备考的主要策略。考向一 实词辨析【例题引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如果说此前央视大热的国家宝藏让国宝能够开口说话,那么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系列活动“古画会唱歌”则更进一步。古典雅致的歌词、行云流水的曲调将千年古画青山绿水的场景烘托、渲染得淋漓尽致。这种新形式让现代人不仅用眼睛来
2、欣赏古画的“静美”,也用耳朵来聆听古画的旋律,更用心体会诗情画意的韵味,通过创新的艺术通感形式,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这幅千古名画就像“最熟习的陌生人”一样让不少人魂牵梦萦,从中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文化的渴望、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正因如此,古画要变得更有吸引力、拉近与人们的距离,就必须不断拓展和开掘人们欣赏的渠道和深度,以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文化传播的作用。从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如今的“古画会唱歌”,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文物,借助科技手段,尊重年轻人的审美习惯,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相结合,变得更“接地气”,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3、是( )A淋漓尽致B通过C熟习D接地气【答案】C【分析】A“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语境中指烘托渲染充分,正确。B.“通过”,指通行、穿过;从一端到另一端,也指同意、核准。语境中指通行穿过,即经由,正确。C.“熟习”,意思是了解得深刻,学习或掌握得很熟练,一般指技艺、知识理论等。语境中搭配“陌生人”,应该用“熟悉”,意思是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D.“接地气”,是民间谚语,意思是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语境中指文物变得通俗易懂、大众化,正确。故选C。【技巧点拨】近义实词之间的差别非常细
4、微,要解答好此类试题,应该具有相应的辨析能力。考生在解题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去同。近义实词的特点是“同中有异”“大同小异”,因此,辨析近义实词,可以抓住近义实词的不同语素来分析,即去掉相同语素,只看不同语素。2析异。在去掉相同语素之后,应该辨析不同语素的含义。具体方法有:一是通过常用义区别近义实词,二是可以用组词法区别近义实词。3辨析语境,代入解答。在区分了不同语素的常用义后,仔细辨析语境,将所理解或组成的词语试着代入原句语境,看哪一个合适即可得出答案。考向二 虚词辨析【例题引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化娱乐节目的每一个桥段、构思、实施方案,需要宏观构想,更要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
5、”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的态度,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才能和观众达成内心的连接和共鸣。就像朗读者,不搞虚张声势的豪华阵容,不搞刺激眼球的惊险场面,不搞矫揉造作的撒娇卖萌,而是通过朗读,展现明星或普通人生活中的真诚故事,感人至深。因为情感真,有温度,却能不喧哗,自有声,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发出通知,要求电视文化节目要“丰富思想内涵,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实现积极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意义”。朗读者的精彩的故事、美好的诗文,给人带来画面愉悦,也让受众得到视觉的震撼、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是的,文化娱乐节目不仅搞一些肤浅俗效应是不够的,还应该让观众有精神和道德收获:既要重视愉悦程
6、度,也要重视健康程度、品位程度、启迪程度和精神发展指数。娱乐节目成为人们的文化伙伴、精神导师,当然就会受欢迎。文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B虚张声势C矫揉造作D不仅【答案】D【分析】A语境中“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的态度,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与“能和观众达成内心的连接和共鸣”两句之间是条件关系,所以,此处用“才”连接这两句是正确的。B虚张声势:形容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根据语境中“豪华阵容”分析,此处是说朗读者不是靠假造声势吓人的,故使用正确。C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根据语境中的“撒娇卖萌”分析,使用正确。D语境中“文化娱乐节目搞一些
7、肤浅俗效应是不够的”和“还应该让观众有精神和道德收获”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不仅,还”表示的是递进关系,所以,此处应把“不仅”改为“仅仅”。故选D。【技巧点拨】虚词往往有其固有的功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着自身的搭配关系。具体来看,解题时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1把握词性,区分用法。虚词的词性不同意味着它们具有不同的语法特点和功能。在实际运用时可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结合近义词语的词性进行辨析。2关联词语若成对出现,要注意对应搭配。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搭配的对应。特别是关联词语多成对出现,如句中只出现一个,应仔细判断另外一个,便于得出答案。3辨明语句之间的
8、关系。虚词运用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因此,明辨语句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试题的重要途径。考向三 成语辨析【例题引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该校教授陈秀雄、王兵在微分几何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证明了“哈密尔顿-田”和“偏零阶估计”这两个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板凳甘坐十年冷”,这恐怕是基础研究给人的第一印象。着眼现实,“甘坐”的精神殊为可贵,而那让“冷板凳”得以安放的环境则凤毛麟角。尽管选择走上科研特别是基础研究之路的学者,对严谨治学、“坐冷板凳”都有相当的心理建设和预期。但当“SCI、专利、引用”等功利化评价机制横亘在前,“头衔、项目、职称
9、”等量化晋升之路崎岖漫长,特别是在“产出比”“转化率”的催促下,维持初心并不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说,拥有一个能够安放“冷板凳”的环境,弥足珍贵。这两位教授之所以能够埋头钻研11年,与中科大微尺度研究中心的包容支持密不可分。这里深信“优秀的人不需要考核,他们会自我鞭策,相互促进” ,每3年只进行一次信用考核,列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就可以过关。正是如此灵活的机制,让人才能够有计划地制定远大目标并踏实完成。搞基础研究少有“电光火石的瞬间”,更多是成千上万次的无功而返,足够宽松的科研环境必不可少。一支青蒿素,诺奖得主屠呦呦试过380多种提取方法,又做了191次试验才发现有效成分;破解MD5密码,密码学家王小
10、云手写400多页算法,推导几百个方程才得到确切结果。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以及各国对于创新的不断重视,“问题越基础,破解越漫长”的现象愈发普遍。宽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管理方式,而是激发创新性思维的必由之路。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悬而未决B凤毛麟角C无功而返D可有可无【答案】B【解析】A.悬而未决: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使用正确。B.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珍贵的人或事物。此处用于形容“环境”,使用对象不符。C.无功而返:指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使用正确。D.可有可无: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使用正确。故选B。一、常见的易望文生
11、义的成语1案头工作;在案头做的工作,特指导演、演员等在创作过程中所做的分析剧情、角色等的文字工作。2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4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5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6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7风雨如晦: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8过庭之训:指父亲的训导和教诲。9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10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12、。11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12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13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14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15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1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17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18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二、常见的易用错对象的成语1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2豆蔻年华:用于十三四岁的女子。3耳提面
13、命:形容恳切地教导(用于长辈对晚辈)。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5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挥舞刀剑、运用工具得心应手,不受拘束,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6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7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8琴瑟之好:用以祝贺结婚之辞。9青梅竹马: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10人老珠黄: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颜,就像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一样。11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12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三、常见的易褒贬误用的成语(一)褒义词1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2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3惨
14、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4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5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6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7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二)贬义词1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2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4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5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7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
15、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8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9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含贬义)。10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11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12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13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14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话语。后多指吹捧的话。15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四、常见的易谦敬错位的成语(一)谦辞1不情之请:客套话,不
16、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2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3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5蓬荜增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6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7一得之愚:称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8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二)敬辞1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2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三轮 专项 语言 衔接 连贯 压缩 及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