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回延安》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2课《回延安》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回延安》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回延安一、学习目标(识记)1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2掌握诗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其运用。3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二、学习的重点及难点1体会比、兴的表现手法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三、学法指导 每个环节要求如下: 1)独立思考; 2)知识迁移; 3)学以致用;四、导学过程(一)导学预习1作者链接。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生于山东枣庄市峄县(今山东台儿庄)。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造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2、。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2背景链接。诗人1940年奔赴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6年因工作需要离开。诗人在延安的六年中,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和锻炼,经历了生命史上最难忘的时期。1956年,与延安阔别十年之后,诗人从北京重回延安,参加在那里召开的西北五省青年造林大会,受到延安人民的热情接待,看到了十年中延安的巨大变化,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就写下了这首抒情色彩浓郁的诗歌,歌颂了党中央的伟大,表达了对延安人民的深厚而真切的无产阶级感情。这首诗,发表在1956年6月的延河上。3信天游。“信天游”,是一种随
3、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又叫“顺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一带,是生活在陕北的人们都熟悉的一种旋律,它奔放热烈、感情浓郁,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二) 互动学习(一)整体感知。1大声读课文,分别用三个字给每部分起个名字,并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2自由读课文,说说每部分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3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贺敬之的诗歌中的?(二)深层探究。4第一部分用了大量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5第一部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7朗读第三部分,说说作者是如何描述团聚的热烈场面和三代人的欢喜、变化及畅谈的情景的?8第四部分的中心句是什么?诗
4、人是怎样围绕这一中心写的?9默读第五部分,说说作者是怎样简练地写出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的。10诗歌运用了大量的叠字、口语,请说说其特点和作用。11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好不好?为什么?(三) 因材达标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一盏( )登时( ) 糜子( ) 油馍( ) 脑畔( ) 眼眶(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红旗飘飘把手招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B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延安 延安 导学案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