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大道之行也》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22课《大道之行也》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大道之行也》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2 大道之行也 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难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关于“仁政”的诗歌积累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 李隆基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杜甫有感五首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感遇时清政事少,日永直官闲。 徐铉早春左省寓直二、导学基础知识(一) 作品简介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里的一段话。原文之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
2、由。照录如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的。(二) 知识链接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
3、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三、导读理解1.通假字(1)选贤与能 (“与”同“举”)(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同“鳏”,老而无妻)2.一词多义(1)独故人不独亲其亲(只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子)(2)为天下为公(读wi,表示判断,相当于“是”)不必为己(读wi,为了)3.古今异义(1)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大路) (2)不独子其子(古义:指子女;今义:现代汉语中专指“儿子”(3)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归还)(4)货恶其弃于地也(古义:财物;今
4、义:货物)(5)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作乱;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4.文言句式(1)倒装句:不必藏于己(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不必于己藏”)(2)判断句:天下为公(为”,表示判断)自我检测1.文学常识填空。(1)礼记是中国_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由_(朝代)的_(人名)对战国至秦汉间儒家的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全书共有49篇。(2)“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_和大学中庸的统称。其中大学中庸是_中的两个篇章。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5、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_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同”是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B.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各取所需。C.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道之行也 22 大道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