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景马良.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景马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景马良.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陕西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 姓名:景马良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指导教师:姚书志 2012060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査分析 摘要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家、心理健 康教育人士等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两种方式,对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使用 SCL90量表对 500名在校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了量化研究。同时,又使用了自编问卷和访谈 的方式,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求助意愿、应对方式以及总的心理麵水平 进行了质化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 (1) 贫
2、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 SCL 90量表上,躯体化、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 SCL-90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贫困学生 的分数远远高于非贫困学生。 (2) 依照 SCL90量表的评分细则,如果因子达到 2分,就认为该项目有症 状,达到 3分,就认为该项目的问题严重程度达到中等以上,这就需要进一步的 诊断和治疗。研究发现,在 SCL-90量表的的 9个因子上,每个因子都有贫困大 学生被检出,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焦虑症状,其次是强迫症状。 (3) 贫困大学生在 SCL 90的各因子和总分上均比国内常模要高,且达到 及其显著的水平。其中高于常模最多的是:焦虑、抑郁和强迫。 (4
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项因子不存在性别差异,即性别主效应不显著。 (5) 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 性和总分上年级主效应显著,而在恐怖因子上主效应不显著。 (6)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项因子学科差别主效应不显著。 (7) 城乡贫困大学上在躯体化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强迫症状、人际敏 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和总分上的差异不显著。 (8) 是否是独生子女在躯体化上明显存在的较大区别 ( Pr graduates should build up right philosophy, values and poverty concept,
4、overcome low self-esteem and other unhealthy psychology. (7) Pcx)r undergraduates are supposed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and social welfare activities active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own frustrated affordability (8) Combine traditiona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ith the online education at
5、present and multi-channel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poor undergraduat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SCL -90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速度的日益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从高 等职业教存、普通本科教存再到研究生教育,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 W体系己 经基本形 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贫富差距逐
6、渐拉大,城乡二元 结构下的教育也呈现出一定的矛盾与问题。从基础教育开始,农村儿童及城市弱势群体 儿章等在教育资源的享用上就存在很大不公平。西部及我国部分省份的偏远农村地区很 多学前儿章没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存在教师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现如今,国家已 经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教育的财政投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寄宿制 学校整改、特岗教师等途径,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正在逐步改善。但是,新的问题也随 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出现 了。比如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的关爱和教 育,出现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问题。城市中大量农民工子弟不能接受正规的公办教育等 等。这一系列问题,长久的积累,影响
7、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我国高等教育在曰 益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问题。贫困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面临学业、经济、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 , 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与释放,就会存在潜在的心理健康风险。有部分学生 由于人格特征、缺乏必要的应对压力的知识,而出现了抑郁、自卑、甚至自杀等严重心 理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各新闻媒体、国家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的高度重视。 如 1999年,国家正式在北京、上海等地推行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2000年则对该政 策进行了调整,使各类高校的大学生、双学位大学生及研究生都享受到了国家的贫困
8、助 学贷款。此后,相关政策逐年完善,如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助学贷款代偿机制等等。 国家助学贷款也自 1999年幵始以来,惠及了我国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为他们能 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此外,国家也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的直接经济资助,调整了国家奖学 金、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力度和范围。如 2011年,全国 高校中约有近 5万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奖金约 4亿元,约 60多万的学生获得国家励志 奖学金,奖金约 33亿元, 400多万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奖金约 131亿元。同时,社会 媒体和公益组织也在为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寻找解决的相关措施。 2005年 8月 8日,南方 周末、
9、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天涯社区启动了 麦田守望者 扶助贫困大学的公益活动,目 的在于呼吁全社会为贫困大学生的求学之路提供公益上的帮扶,让他们能够顺利度过美 好的大学生活。除此之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积极加大财政投 入,形成了国家、各省 教 fT主管部门、高等教育单位、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等一整套的大学生助学体系, 高等教育培养单位也积极出台适合本校特色的资助体系。如推出除国家助学贷款之外的 无息学校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等。特别是部分高校加大了勤工助学岗的设定,对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由 输血 改为 造血 ,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全方位做好资助 , 工作。如通过校内书报亨等,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
10、仅解决了经济问题,还锻炼了其自 强自立的品格。 但是,当全社会在为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奔走时,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是其长期的经济困难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那些人格内向、缺乏应对能力、心 理弹性差、自我效能感低等个体,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心理健康方面的风险。特别是在 面临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上,如果处理不当就导致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就就 业压力来看,贫困大学生由于个人家庭人际资源有限,平时又缺乏一定的经济来源去参 加各种培训,在就业问题上明显出现劣势。但是父母对于其的期望又超出了实际的个人 能力,使得贫困大学生在短期内找不到合适工作时,就 面临沉重的心理压力,表现出很 强的负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贫困 大学生心理 健康 问题 调查 分析 马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