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出师表一、 学习目标(识记)1.进一步了解诸葛亮和出师表的写作背景,初步感受诸葛亮的耿耿忠心。2反复朗读课文,积累名句。3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二、 学习的重点及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三、学法指导 每个环节要求如下: 1)独立思考; 2)对子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四、导学过程(一)导学预习1朗读课文,圈画课文中的生字词陛下( )臧否( )恢弘( )菲薄( ) 庶( ) 弩钝(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1)重点实词开张圣听:光:恢弘: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作奸犯科:斟酌损益:咨诹善道:(2)古今异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 今义:极为仇恨。)臣本布衣(古义: 今义:
2、用布做的衣服。)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 今义:言行恶劣。)由是感激(古义: 今义:感谢。)开张圣听(古义: 今义:店铺开业。)临表涕零(古义: 今义:鼻涕。)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 今义:驱赶、奔跑。)(3)一词多义遗 深追先帝遗诏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每与臣论此事效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以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4)词类活用亲贤臣,远小人 此皆良实以光先帝遗德深入不毛优劣得所3作者链接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4文体链接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
3、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弹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通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5背景链接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后主刘禅的言事呈文。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xi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稳定的状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后
4、主刘禅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内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同时也陈述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二) 互动学习1翻译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注意直译做到字字落实。2 理清文章结构,划分层次:3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客观条件:主观条件:4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5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6文中两句说尽诸葛亮一生的千古名言:7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8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三)因材达标(1)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师表 23 导学案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