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的句子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充分表现了他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方六七十,如五六十”。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端章甫,愿为小相焉。”5. 子路、曾皙
2、、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这显示了孔子善于点拨诱导。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莫春者,春服既成”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7.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浴乎沂,风乎舞雩”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8.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侍坐中他嗤笑子路的原因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9. 子路、曾皙、冉有
3、、公西华侍坐中,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10.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冉有表示,治理一个小国,他用三年时间,可使足民,”;至于礼乐教化则“以俟君子”。12.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目的。季氏将伐颛臾理解性默写1. 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的安
4、定。他说的原话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 在季氏将伐颛臾中,体现孔子治国理念的句子是 “既来之,则安之。”其中,“来”是对外政策,“安”是对内措施。3.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引用周任的话说明臣子如果不能尽职就应该辞去职务,不应该尸位素食的句子是“陈力就列,不能者止”。4. 季氏将伐颛臾中,针对冉有的托词,孔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反驳的句子是“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5.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提醒统治者不怨天尤人,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而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到使别国人民归顺本国的做法的句子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也是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从施政效果来说
5、的.6.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认为季氏真正的“忧”是“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这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或者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沿用至今。烛之武退秦师理解性默写1. 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的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 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鸿门宴理解性默写1. 鸿门宴中表达大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
6、小让。2. 鸿门宴中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3. 鸿门宴中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1. 谏太宗十思疏这篇奏章意在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 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木”“泉”作比喻,得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结论,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指出治理国家要积聚民心。3.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善用喻,喻巧而理至,用十分熟悉的树木、泉源劝谏太宗在安乐时要想到危难,避免奢侈,否则,“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危及治国之本。4.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
7、容易的原因的句子是:“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5. 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说明有好的开始的人多,有好的结局的人少的两句是“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6.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做到十思,皇帝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这句话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7. 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8. 谏太宗十思疏中,国君不仅掌握帝王的重权,占据天地的重大地位,并且还要: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9.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文武群臣争相效力,君王无烦心之事,那么帝王
8、就会: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10.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两句是: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11. 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指出,面对统治者的严酷刑罚和威风怒气,人们的态度是“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12. 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王有重大权利和地位的两句是: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13.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只有“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才能“永保无疆之休”。14.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帝王在创业守业时德行方面有不同表现的句子是: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15. 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不
9、竭诚对待臣民,如同用腐烂的缰绳驾驭马车一样可怕的句子是: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16.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的句子是: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7. 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帝王不必耗费精力、违背顺其自然治理天下方针的两句是: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18.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了“用人纳谏”的策略是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为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19.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和兴建要适可而止的两句是: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10、。20.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仅要谦虚有修养还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两句是: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21.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游乐要有限度以及要慎始慎终的两句是: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2.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还要远离奸佞小人的两句是: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3.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答司马谏议书理解性默写1.
1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2. 答司马谏议书中,“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 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3. 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指出新法的理论根据是“举先王之政”,根本目的是“以兴利除弊”,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4. 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揭露了朝堂之上官吏互相推诿、不问国事的丑恶现象。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1. 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