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课题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目标1、立足时空观念,了解汉至隋唐选官制度的演变,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分析论证;2、梳理三省六部制的发展脉络,借助史料对其运作方式及特点进行历史解释;3、通过对比论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两税法相较于租庸调制的创新之处。教学重点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教学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黑板、粉笔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笔记本、教材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复习上节课内容,构建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时间轴。二、新课导入引入材料隋唐五
2、代时期是我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承上启下、趋向完备的时期。隋唐统治者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的旧制,革弊创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极大地加强国家的控制能力,从而也使皇权进一步加强,这是隋唐国力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为如此,隋唐的制度对赵宋以降的制度有深远影响。 曹大为、赵世瑜等主编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下教师:那么隋唐时期有哪些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起来领略以下隋唐时期的政治智慧。(设计意图:史料导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观念;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新知探究(一)选官制度:从世官制到科举制教师: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权力的核心是
3、用人权。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会根据自己统治职能的需要,建立起一套适合当时国情的官吏选拔制度,以便不断补充和调整各级官僚队伍,保证本阶级统治意志的顺利推行。管理选拔制度已成为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形态下,都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选官制度。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些选官制度。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完成表格PPT的填写。学生预期回答:(设计意图:简要梳理西周到隋唐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形成对选官制度的整体认识)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教师:展示材料,提出设问察举制后期有什么弊端?并结合教材第38页历史纵横,分析九品中正制实行的背景?材料:举秀才,不知
4、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油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1)背景 学生预期回答: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察举制的弊端 选官权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严重干扰人才的选拔。教师:那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呢?教师讲解九品中正制。含义:曹魏时期,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次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初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主要看重家世具体做法:由各州郡从本州郡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中推选大小中正官各一人,将本州郡人才分为九等,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协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
5、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教师:由于九品中正制标准的前后变化,对于九品中正制的评价页前后不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评价九品中正制。材料: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文白对照二十五史精华 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学生预期回答:初期选拔了不少人才,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了中央集权,后期成为维
6、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导致阶层固化。2、隋-清:科举制教师:到了隋朝,隋炀帝登基不久,就下令设十科举人,随后十科减为四科,还是有“文才秀美”科,即进士科,进士科的取士,以考策论为主,考试在中央政府举行。从此,中国选举制度开辟了以考试作为人才取舍主要标志的科举时代。教师展示材料,提出设问:科举制诞生的原因?(1)原因材料: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门阀士族中的异己力量,不得不团结各地中小地主阶层,扩大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为此,必须变革以往各种选官制度,结合现实政治需要,创造出适合自己要求的新型选官制度,即科举制度。所谓科举,就是分科选举。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学生预期回答:随着士族
7、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教师:隋炀帝之后,科举制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请同学们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科举制的发展过程。(2)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预期学生学习效果: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其地位(3)科举制的影响教师: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依据材料,说明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学生预期回答:积极:a、科举考试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
8、平的考试参与政权,形成了相当大的社会阶层流动;b、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e、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f、形成重学风尚g、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影响消极:明清之后,八股取士 禁锢读书人思想,忽视实用性,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教师:归纳总结之前表格,提出设问:通过表格,你发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律?学生预期回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方式趋向严密科学,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教师:从夏商周的世官制到隋至清的科举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体现
9、了公平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推动了中华帝国走向繁荣。(二)中枢之制: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教师:综观秦汉以降的两千年中国政治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唐初的宰相制度无论比起前后的哪一个历史时期,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也就是说,在君主专制制度的既定框架之内,在古代中国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下,贞观政治的开明程度可以说是最高的,也是最接近理想状态的。那么唐朝的中枢之制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子目的学习。1、中枢机构发展历程教师:回忆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政府架构各属于哪个时期?2、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阅读课文思考:三省分工如何?三省如何运作?三省长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432954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