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全解析).doc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全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全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高一化学全解全析12345678910DDDDBBCBDC11121314151613141516CCDBDADBAC1【答案】D【解析】按图中分类排布为:钠盐、硫酸盐、钾盐、酸式盐、 铵盐;A .NaCl为钠盐但不是硫酸盐,A 错误;B.KCl 属于钾盐,但不是酸式盐;B.错误;C.NH4Cl属于铵盐,但不是酸式盐;C错误;D .符合题意。答案选D。2【答案】D【解析】A液态HCl不导电,但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选项A错误;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但氨气自身不能电离,故NH3是非电解质,选项B错误;C二氧化硫的
2、水溶液能导电,电离出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物质是亚硫酸而不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选项C错误;DBaSO4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选项D正确。答案选D。3【答案】D【解析】A项中Mg2+与不能大量共存;B项加OH无沉淀析出,加H+也无气体放出;C项加OH有Mg(OH)2沉淀生成,但加H+无气体放出;D项加OH会与反应生成,然后与Ca2+生成CaCO3沉淀,加H+会与反应生成CO2气体和H2O,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分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水既不作氧化剂,又
3、不作还原剂说明水中的氢、氧元素化合价在反应中无变化。【详解】AH2ONa2O2NaOH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2H2O2F24HFO2中,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为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C2H2OO2+2H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不符合题意;D3NO2+H2O2HNO3+NO中,N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时,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答案】B【解析】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发生2NaH
4、CO3Na2CO3+H2O+CO2,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正确;B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C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且碳酸氢钠的碱性较弱,对胃壁的刺激作用较小,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正确;DNa2O2中阴离子为O22-,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正确;故选B。6【答案】B【解析】A. 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一定含Na,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需要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A项错误;B. 焰色反应最主要的是无其他离子干扰,每次做完焰色反应实验后,铂丝会留有实验的物质,为除去实验物质用盐酸洗涤,再灼烧至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再使用
5、,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所以选用盐酸洗涤,B项正确;C. 只有钾的焰色反应的观察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C项错误;D. 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金属单质和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灼烧时都会发生焰色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7【答案】C【解析】题中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不能用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可以与氯气反应,故不正确;干燥装置应长导管进气,否则浓硫酸会被压入其右侧装置中,故不正确;澄清石灰水浓度较低,无法完全吸收氯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故不正确;故答案为:C。8【答案】B【解析】A.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A错误;B.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
6、相同,分子数相同,20、1.0105Pa,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B正确;C. 16g氧气物质的量为0.5mol,24gMg的物质的量是1mol,但Mg是固体,24gMg的体积小于16gO2,故C错误;D. 依据PV=nRT分析,压强和温度同倍数增大,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也可以为22.4L,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故D错误;故答案选B。9【答案】D【解析】A、容量瓶中是否含有水,对实验无影响,故A错误;B、托盘天平的读数:小数点后保留1位,故B错误;C、定容时,眼睛注视刻度线,因此定容时,仰视刻度线,造成溶液的体积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D、量筒刻度从下到上增大,量取浓
7、盐酸时,仰视量筒刻度线,造成所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即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10【答案】C【解析】A.将茶叶灼烧成灰,应在坩埚中加热,用到的仪器有、和三脚架或带铁圈的铁架台,A项所选实验用品都能用到;B.用浓盐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应在烧杯中进行,可用玻璃棒搅拌,B项所选实验用品都能用到;C.过滤时不需要用容量瓶,C项所选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D.检验滤液中的,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溶液,用到的实验用品有、和,D项所选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答案选C。11【答案】C【解析】ANa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适量CO2反应可生成Na2CO3,Na2CO3与HCl溶液反
8、应可生成NaCl,均能一步反应实现,故A错误;BFe与Cl2点燃条件下反应转化为FeCl3,FeCl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Fe(OH)3受热分解生成Fe2O3,都能通过一步实现,故B错误;CAl与O2点燃时反应生成Al2O3,Al2O3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Al(OH)3,Al(OH)3与HCl反应转化为AlCl3,由上述分析可知Al2O3不能一步转化为Al(OH)3,故C正确;DMg与Cl2在点燃时反应生成MgCl2,Mg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Mg(OH)2,Mg(OH)2与H2SO4反应可得MgSO4,都能通过一步实现,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2【答案】C【解析
9、】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知,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第一周期不超过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m倍,所以次外层电子数小于8,即次外层只能为K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是2m,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答案选C。13【答案】D【解析】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A错误;B.和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C.每个12C原子含有6个中子,则中含有的中子数为,C错误;D.和是由氢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正确;答案选D。14【答案】B【解析】A.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由于原子序数ClS,所以原子半径:SCl,A不符合题意;B.二者都是碳
10、酸的钠盐,酸式盐稳定性比正盐差,与元素周期律无关,B符合题意;C.Br、I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非金属性,BrI,所以还原性:IBr,与元素周期律有关,C不符合题意;D.元素的非金属性SP,所以酸性:H2SO4H3PO4,与元素周期律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15【答案】D【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Cl2分子中Cl原子和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CaCl2中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A错误;BH2O2分子中H原子和O原子之间、O与O之间都存在共价键,Na2O2中钠离子
11、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与O之间存在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B错误;CAr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CO2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C错误;DNaCl 和 Na2O都是离子化合物,均只含离子键,化学键类型相同,故D正确;故选D。16【答案】A【解析】通入Cl2后将按顺序发生以下三个反应:Na2SO3+Cl2+H2O=Na2SO4+2HCl;2NaI+Cl2=2NaCl+I2;2NaBr+Cl2=2NaCl+Br2;A若剩余固体为NaCl、NaBr、Na2SO4,说明氯气不足,只将SO和I氧化,可能将Br氧化,而溴单质易挥发,碘单质易升华,所以剩余固体中没有碘和溴,故A合理;B
12、溴易挥发,剩余固体中不可能有溴单质,故B不合理;C碘单质易升华,剩余固体中不可能有碘单质,故C不合理;D若剩余固体中没有NaBr,说明发生了第三个反应,则前两个反应一定完全进行,剩余固体中不可能有NaI,故D不合理;故答案为A。17【答案】D【解析】A项,KBrO3中Br为5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正确;此反应中还原剂是I2,还原产物是Br2,故I2的还原性强于Br2,B、C正确;D项,从2KIBr2=2KBrI2可判断出氧化性:Br2I2,这与I2的还原性强于Br2并不矛盾,因此D项错。18【答案】B【解析】【分析】b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根据NH+OH-NH3+
13、H2O可知,每份中含有bmolNH,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molBaCl2,根据Ba2+SOBaSO4可知,每份含有SOcmol,根据溶液不显电性,计算出每份中NO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详解】b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根据NH+OH-NH3+H2O可知,每份中含有bmolNH,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molBaCl2,根据Ba2+SOBaSO4可知,每份含有SO42-cmol。令每份中NO的物质的量为n,根据溶液不显电性,则:bmol1=cmol2+n1,解得:n=(b-2c)mol,每份溶液的体积为0.5aL,所以每份溶液中c(NO)= =mol/L,即原溶液中硝酸根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化学资料 新人教版化学资料 新教材化学资料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