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被动运输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docx
《4.1被动运输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被动运输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1. 教学内容解析被动运输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第四章第1节的内容,第三章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本节学生将学习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等内容,本节教材首先用一个物理渗透装置演示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渗透作用,对漏斗管内出现液面高度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接着教材分别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举例,归纳出渗透作用的原理、发生渗透作用需要具备的条件等,并解释了水进出细胞的原理从而引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这两种被动运输方式,这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代谢等内容作好铺垫。2.学生认知分
2、析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观察过类似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学生也有部分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与初中不同的是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类比渗透装置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的演示,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微观现象。另外,学生在初中曾经接触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但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还缺乏训练,在本节课中可让学生就生活现象提出探究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
3、,通过训练可以让学生得到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3.核心素养目标生命观念:说出动、植物细胞失水与吸水的相应细胞结构。 科学思维:理解渗透现象的原理及其发生的条件,并能用此现象解释动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原生质是否为一层半透膜。社会责任:将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的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方面,做到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教学重点】1阐明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2被动运输的原理和特点。3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教学难点】1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转运蛋白的种类和作用。4.教学策略分析本节是将水的跨膜运输作为一个实例来分析
4、,由物理现象过渡到细胞的生命活动。先通过类比的方式分析动物细胞的水分进出,之后通过一个探究性实验来说明植物细胞水分的进出情况,最后得出水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动物细胞膜、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的结论。在类比分析活动和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中,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形成结构功能观的学科思想。5.教学过程5.1 环节一:生活常识引入新课(PPT展示相关图片,引出渗透现象)问题1:你吃比较咸的食物如菜或连续嗑带盐的瓜子时,你的口腔和唇的粘膜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问题2: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溢出。萎焉的青菜放入水中
5、一段时间后会变硬挺。水分是如何进出细胞的?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运用的能力和生物科学养素,同时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的实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5.2 环节二:讲授新课一、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向学生展示墨水滴入水中的实验,观察墨水的运动情况,引出扩散的定义:物质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叫扩散。接着PPT播放渗透装置的动画提出探究问题:问题1:蔗糖分子和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是否都能通过半透膜?问题2: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通过数量一样吗?为什么?问题3:漏斗的液面会无限上升吗?为什么?问题:4: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