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1武则天的形象在宋代以前总体上较为正面,但欧阳修的新唐书开始对其“妖魔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更甚,其始终不承认大周和武则天的皇帝位,仅称武则天为“后”。这反映了( )A官方修史原则的变化B士大夫正统观念强化C妇女地位发生了逆转D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2尚书记载:“人无于水监(通“鉴”),当于民监”,清华简厚父中也有“民心惟本,阙作为叶”的记载。这体现了( )A以民为本的思想B强化中央集权的思想C分封内容以人口为主D仁政理念已深入人心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2、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道、儒、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4南宋中期以后,出现了大量专心于理学而放弃科举的士人。如徐子仪,将理学要义用之于现实,不以“穷达易其志”,能够“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迎合了下层百姓的需要。这些士人通过讲学、授徒、著述和道德示范,使理学思想深入民间,取得了“化俗乡里”的效果。这些举动A巩固了理学的正统地位B完成了儒学的理论化C开创了儒学的朴实学风D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5.汉代画像石(砖)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如“一农妇在前播种,一农夫在后打土块”“男子持权扬场,女子抱麦子”“一农妇
3、连枷打场”,以及妇女采集桑叶、纺织、酿酒、饲养家禽等。由此可知,汉朝的小农经济()A.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B.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C.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D.摒弃了自给自足的特点6.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日臻成熟的主要原因有()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生产技术日益完善水利工程相继兴建 农作物资源的丰富A. B.C. D.7.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8.史记河渠书记载汉武帝初年“发卒万
4、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井渠之生自此始”。材料中的“渠”是()A.都江堰B.郑国渠C.龙首渠D.灵渠9.阿兹特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各家的父亲分得土地,终身耕种,死后交回村社;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由土地所在地的村社农民耕种。这表明阿兹特克人()A.家庭的主人掌握一部分土地B.土地所有制分为公有和私有C.贵族的土地由村社统一管理D.贵族会经常吞并村社的土地10.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王
5、的出现C.早期国家的产生D.世袭制的确立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原始农业阶段,一块土地经开垦、种植若干年之后,就得放弃,让它在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以恢复土壤的肥力。植物品种多样的农业扩大了食物来源,使食物来源更加可靠,于是,人口也相应地增多。当人口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率水平所能支持的人口限度时,一个很自然的解决办法就是移居其他地方。因而,有了一个连续的发展,即“脱离”原来的农业居留地,进入食物采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农业就是以这种方式从发源地向四面八方传播。在亚非沙漠带和北极地区,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农业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非洲、南北美洲的部分地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433062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