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28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28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28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案28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考点呈现】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循环经济。【素养目标】 1.通过对我国国情具体资料分析,探讨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综合思维)2.结合有关环境问题的时政热点,探寻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地协调观)知识梳理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面临的挑战(1)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数量,尤其是低素质的人口过多。(2)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占有量较少,利用率较低。(3)极大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二、实施
2、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方式环境友好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实践工业发展清洁生产农业推行生态农业公众适度消费点拨 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传统生产技术相比较而言的;清洁生产并非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废弃物,只是相对传统生产技术而言废弃物产生较少。考点1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典例研析 聚焦考向析题助思【例1】 2020上海高考长三角地区是工业集聚程度高,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峻的区域之一,部分城市(见图示)雾霾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读图文资料
3、,回答问题。雾霾污染是PM2.5 (粒径小于2.5 m 细颗粒物)浓度过高导致,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环境问题。除自然原因外,雾霾形成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有关。长三角部分城市PM2.5的空间分布图面对雾霾污染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围绕为什么要“共同打赢”,阐述你的观点。答案PM2.5 污染会随着大气进行跨区域扩散;长三角洲PM2.5 污染的影响面积较大,因此,需要区域合作,进行共同治理,共同打赢保护战。析题突破答案见图中一、庞大的人口压力二、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三、深刻的环境危机下图是我国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4、1. 图中反映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C )A. 深刻的环境危机B. 生活贫困C. 资源短缺D. 人口素质过低解析从图中可以读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是资源短缺问题,故C项正确。2. 下列农业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B )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A. B. C. D. 解析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可以将部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但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陡坡开垦为耕地,修梯田,会造成水土流失,错,对,故B
5、项正确。考点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例2】 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B )A. B. C. D. 析题突破答案见图中一、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低碳经济的比较1.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2.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同点提出背景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
6、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共同点发展要求: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本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随堂微练2022山西临汾二模某生态农业模型体系主要由农业产业链、综合效应和政策调控三个子系统组成。其中农业产业链由鹿和鱼养殖、食用菌栽培、水稻种植等产业部门构成,形成“稻食用菌鱼鹿”近似闭合的产业循环系统(如下图)。据此完成35题。3. 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生态农业模型体系更加关注( A )A. 资源循环利用B. 提高经济效益C.
7、增强社会效益D. 零污染排放解析据图可知,该生态农业模型体系是“稻食用菌鱼鹿”近似闭合的产业循环系统,通过产业链的物质流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和浪费,这是传统农业不具备的优势,A项正确;生态农业模式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更加关注的是生态方面的效益,B 、C 两项错误;据图可知,鹿养殖过程中的尿粪污染、鹿皮制成皮革后的污染排放,表明该生态农业模型体系未实现零污染排放,D项错误。4. 该生态农业模型体系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D )A. 水稻种植B. 农业产业链C. 综合效应D. 政策调控解析据图可知,政策调控处于该体系的中心,政策调控可以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有效管理和调控,可以根据综合
8、效应的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所以该生态农业模型体系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政策调控,D项正确;水稻种植和鹿养殖、养鱼、食用菌栽培都是当地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该体系的核心,A项错误;农业产业链和综合效应是该体系的组成部分,但不是该体系的核心,B 、C 两项错误。5. 最适宜发展该生态农业模型体系的省区是( D )A. 新B. 藏C. 冀D. 黑解析据图可知,该生态农业模型体系的农业生产部分由鹿和鱼养殖、食用菌栽培、水稻种植等产业部门构成。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水分条件不好,不适宜种植水稻,A项错误;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不能种植水稻,B项错误;鹿是草食性动物,河北大部分为平原,
9、草场资源较少,C项错误。黑龙江草场资源丰富,适宜养鹿;且森林面积大,林下适宜发展食用菌栽培;夏季雨热同期,可以种植水稻;当地也可以建池养鱼,所以最适宜发展该生态农业模型体系,D项正确。(十二)可持续发展类综合题答题规范1.可持续发展措施答题术语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保护耕地资源工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人才推进产业转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城市合理规划城市与城
10、市群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卫星城,缓解中心城区压力加强城市管理,形成城市特色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保证进城农民的利益保护城市环境区域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工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商贸业等第三产业加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的引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水资源开发利用(1)开源修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海水淡化(2)节流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治理水污染加强水资源
11、的管理,以水价作为杠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广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植树造林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洁净煤技术提高节能意识加强国际合作2.可持续发展意义类问题经济效益缩短路程、节省运费、促进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社会效益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解决能源短缺的局面环境效益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典例精研 解题探究 规范解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距今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一轮 复习 28 中国 可持续发展 实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