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阅读专题2022年江苏省镇江市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共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注释: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上人,对僧人的敬称。竹林寺:在润州,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8. 诗人送别林澈上人的时间是_,林澈上人返回的地点是_。9.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景物特点的?10. “青山独归远”中的“独”字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深情?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酬乐天咏老见示刘禹锡人谁不顾老,老去有
2、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注】灸:艾制,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翛xio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是唱和诗,作诗酬答白居易。两位早已是诗文至交,经历了长期的仕途辗转、阅尽了人世沧桑。本诗既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B衰老是这首诗的核心话题,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诗人用形象的描绘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C诗人将老
3、年与青年进行了鲜明对比,诗人认为,老年固然有可感伤的一面,但也有可欣喜的一面。老了也有很多优点,克服对衰老的忧愁便觉得自由自在。D诗人劝慰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本诗情感由失落转为豁达,伤感转为振奋,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情感变化非常相似。9请简要概括诗中作者认为年老所面临的问题与好处。(3分)10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蕴含的道理。(2分)2022年江苏省南通启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阅读诗歌并完成第 67题。(7分)望阙台(明代)戚继光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注释】明嘉靖中,戚继光抗击倭寇,打击
4、海盗,转战于闽、浙、粤之间,十年间屡立战功。共本扫清倭夷。先,后调任浙江参军,福建总督,这首诗就是作者任福建总督时作。望阙(qu)台在今福建省福清县,戚继光自己命名的一个高台。阙,宫阁,指皇帝居处。宸(chn)銮(lun)皇帝的住处。6.请赏析十年驱驰海色寒一句中寒字的妙处。(3分)7.有人说读此诗,读出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矛盾纠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2022年江苏省江阴市5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8分)重阳文天祥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注】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监狱囚禁期
5、间所作。 黄花:指菊花,即黄菊、秋菊。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发源地,也有称为“方山”的。11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划线句中点明时令是“秋”,你还在诗中 、 等处读到了“秋”。(4分)该诗与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均描绘了浓重的“秋景”,但用意不同,请结合诗句试作分析。(4分)答: 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8分)吉祥寺赏牡丹苏载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注】苏轼当时在杭州做官。簪插戴。十里珠帘半上钩;十里长街,百姓们上卷珠帘。5.请说说花应羞上老人头中羞字的妙处。(3分)6.阅读诗歌,描绘诗人醉
6、归的情景。(3分)7.林语堂说苏轼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下列不属于苏轼乐天派行为是(2分)A.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B.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C.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2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9(7分)阅读文天祥的两首诗,完成问题。【甲】南安军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乙】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请分析甲乙两首诗中
7、“风雨”的表达作用。(2)甲乙两首诗的尾联抒发的相同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6. 阅读黄云的泰州题小西湖,完成小题。除却钱塘亦有湖,种梅山已不名孤。过桥花落桃兼杏,隔浦风翻柳与蒲。闲见酒佣衣犊鼻,忽闻渔艇饭雕胡。青鞋布袜常来往,烂熳狂歌信老夫。【注】黄云:清代泰州人,字仙裳,号旧樵,为人慷慨,晚年贫苦,屡辞聘召。小西湖:泰山公园内的小湖。种梅山:即孤山,杭州西湖景点,因北宋诗人林逋在此种梅隐居而闻名。犊鼻:短裤,一说围裙。雕胡:植物的籽实,煮熟可食。信:任随。(1)下列关于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亦”字暗示小西湖风光秀丽
8、,饱含诗人的自豪之情。B. 颔联描写了早春时节小西湖畔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C. 颈联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展现了泰州充满烟火味的市井生活。D. 尾联“青鞋布袜”表明了作者的平民身份。(2)结合诗歌内容,探究作者的人生志趣。古诗阅读专题2022年江苏省镇江市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共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注释: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上人,对僧人的敬称。竹林寺:在润州,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8. 诗人送别林澈上人的时间是_,林澈上人返回的地点是_。9. “苍苍竹林寺
9、,杳杳钟声晚”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景物特点的?10. “青山独归远”中的“独”字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深情?【答案】8. . 傍晚(黄昏、日暮、天将晚等皆可) . 竹林寺 9. 动静结合,互相衬托。“苍苍”深青色,写出了竹色青葱,竹林繁茂,寺被竹林环抱;“杳杳”写出了远处传来的钟声悠悠,久久萦绕耳边;悠悠钟声更衬托了郊野的宁静、寺庙的庄严肃穆。 10. “独”写出了诗人独自伫立、久久目送着友人越行越远,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独”字也写出了友人灵澈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的洒脱、清寂的形象。【解析】【8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杳杳钟声晚”中的“晚”与
10、“荷笠带斜阳”中的“斜阳”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是傍晚(黄昏、日暮、天将晚等皆可)。“苍苍竹林寺”中的“竹林寺”点明了林澈上人返回的地点。作者眺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出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仿佛在催促灵澈归山。【9题详解】考查诗句赏析。这两句诗意为: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苍苍:深青色。以此形容“竹林寺”,不仅写出了竹子的青翠,也暗示出竹林的繁茂。“寺”为竹林的环绕,故称“竹林寺”。“苍苍”一词也写出了寺被竹林环抱的情态。杳杳:深远的样子。“钟声”由竹林寺里传来。“杳杳”一词表现了钟声的悠远。竹林为静,钟声为动。这两句诗动静结合,烘托出一片宁静庄严的气
11、氛。【10题详解】考查词句赏析。“青山独归远”意为:灵澈上人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这两句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中的“独”字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独”字既传达出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洒脱自然,清寂高古的风度。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酬乐天咏老见示刘禹锡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
12、晚,为霞尚满天。【注】灸:艾制,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翛xio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是唱和诗,作诗酬答白居易。两位早已是诗文至交,经历了长期的仕途辗转、阅尽了人世沧桑。本诗既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B衰老是这首诗的核心话题,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诗人用形象的描绘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C诗人将老年与青年进行了鲜明对比,诗人认为,老年固然有可感伤的一面,但也有可欣喜的一面。老了也有很多优点,克服对衰老的忧
13、愁便觉得自由自在。D诗人劝慰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本诗情感由失落转为豁达,伤感转为振奋,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情感变化非常相似。9请简要概括诗中作者认为年老所面临的问题与好处。(3分)10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蕴含的道理。(2分)8C9.问题:身体消瘦,头发稀疏;视力减弱,多病不利;好处: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10夕阳欲坠还会布下满天彩霞,诗人由此感悟到人老心不老。即使暮年也可以有美丽人生,蕴含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意思相近即可)(分析1分,道理1分)2022年江苏省南通启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
14、)阅读诗歌并完成第 67题。(7分)望阙台(明代)戚继光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注释】明嘉靖中,戚继光抗击倭寇,打击海盗,转战于闽、浙、粤之间,十年间屡立战功。共本扫清倭夷。先,后调任浙江参军,福建总督,这首诗就是作者任福建总督时作。望阙(qu)台在今福建省福清县,戚继光自己命名的一个高台。阙,宫阁,指皇帝居处。宸(chn)銮(lun)皇帝的住处。6.请赏析十年驱驰海色寒一句中寒字的妙处。(3分)7.有人说读此诗,读出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矛盾纠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6.3分,“寒”,寒冷。在大海的寒波中,作者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寒”字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试卷 分类 汇编 古诗 阅读 专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