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附答案共十四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附答案共十四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附答案共十四套.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0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013福州)年初福州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好美,小雪不禁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漫步丛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斥力2.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13-6所示,该现象说明(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3.下列实例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B.冬
2、天,嘴对着双手哈气C.早晨用热水烫牛奶D.不锈钢汤勺放在热汤中4.(2013四川成都)小文在学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成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C.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5.(2013广州)图13-7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物体内能为0B.、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时刻物体内能比时小D.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时大6.(2013山东潍坊)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
3、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B.热量只能由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7.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是通过做功实现的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8.(2013广州)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13-8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
4、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这个过程中( )A.煤油温度先升到40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9.“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卤则没有。小红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发现两边的加热情况基本相同,但红汤卤一侧首先沸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汤卤和清汤卤的比热容近似相同B.红汤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C.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
5、红汤卤的热量散失少D.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沸点比清汤卤的低10.(2013山东泰安)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2013山东临沂)晓雯将几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水中,如图13-9甲所示,观察到整杯水慢慢变蓝,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_;晓军同学先将注射器筒内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使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
6、乙所示,结果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12.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遭遇陨石雨“袭击”,它是由于流星体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并发生爆炸而引起的。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流星体内能的增加是通过方式实现的。1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图13-10甲说明: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乙说明: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4.(2013上海)的水温度降低,水放出的热量为_。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_的,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_(均选填“大”或“小”)。15.位于芜湖市东北郊的“神山铸剑”遗址极富传奇色彩,相传春秋
7、时干将在此设炉造剑,三年成剑,锋利无比。当年的“淬剑池”如今仍位于山巅。淬剑是指将炽热的金属剑迅速与冷水接触,以增加其硬度。淬剑过程中,金属剑的内能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主要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了金属剑的内能。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6.(2013福州中考改编)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我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把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其头部表面温度将会急剧升高,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17.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滩上都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
8、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图13-12),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海陆风形成的原因。四、实验探究题(每题8分,共16分)18.用图13-13甲所示装置探究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的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3-13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_(选填“多”或“少”)。(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答:_。其原因
9、是:_。19.(2013山东临沂)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晓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时间;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应改为_;(2)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_。五、计算题(20题8分,21题10分,共18分)20.质量为、温度为的冷水和质量为、温度为80的热水混合成温水,温水的温度是多少?(不计热量损失)2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
10、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当供水温度为45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将全部的水从加热至,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供水温度为,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第十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小雪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中有香味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11、。2.【答案】C【解析】由题中两图可知,墨水在冷水中和热水中都发生扩散现象,这说明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在做热运动,只是热水分子运动得更剧烈,所以A选项错误;内能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热水与冷水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热水与冷水都有内能,故B选项错误;比较两图可知,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慢,而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选项正确;扩散可以在任何物体之间发生,故D选项错误。3.【答案】A【解析】A选项是摩擦生热现象,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C、D选项没有能量的转化,只是内能发生了转移。4.【答案】C【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分子热运动和内能改变
12、的方式。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A、B选项错误;“开水煮白菜”,说明开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把内能传给白菜,使白菜的内能增加,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5.【答案】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物体的内能及凝固等知识。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不可能为0,A选项错误;由图象可知,此物质是晶体,、时刻物体正处于凝固过程中的固液共存状态,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减少;时刻物体内能比时刻物体内能大,B、C选项错误;时刻物体处于液态,温度高,时刻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物体温度处于凝固点,温度较低,而温度是反映物质内分子动能大小的物理量,温度高,分子动能大,温度低,分子动
13、能小,因时刻的温度比时刻的温度高,故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时刻大,D选项正确。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内能、热量以及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只有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温度高时比温度低时内能多,对于不同的物体,无法通过温度的高低来判断内能的多少,故A选项错误;只有两个物体存在温度差,才会发生热传递,即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上,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上,若内能不同的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则不会发生热传递,故B选项错误;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选项正确;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D选项错误。7.【答
14、案】C【解析】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故C选项说法是不正确的,其他选项说法均正确。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概念。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加热时间相同,则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因此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多,煤油的温度先升到40,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的低,B选项错误;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加热较长的时间,D选项错误。9.【答案】D【解析】从题意知,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所以其比热容、沸点应相同,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红汤卤先沸腾的原因是表面的油层减少
15、了汤内热量的散失,温度升高得快,B、C选项正确。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选项错误;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如冰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选项错误;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增加,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故C选项正确;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质量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常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故D选项错误。11.【答案】(热)运动斥力【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将几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水中,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墨水分子扩
16、散到水中,因此水慢慢变蓝;压缩注射器筒内的水,发现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12.【答案】做功【解析】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流星穿越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着火燃烧,并发生了爆炸。13.【答案】热传递做功【解析】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的判断。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两者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虽然是等效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热传递是高温物体把内能传给低温物体,是内能的转移。题图甲中,冰箱与食物间发生了内能的转移,内能的改变方式是热传递;题图乙中,压下活塞使空气温度升高,是机械能转化为内
17、能,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14.【答案】大小【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概念及热量的计算。水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大的,由可知,沿海地区,水的比热容大,因此白天阳光照射下,水吸热时升温慢,晚上放热时,水降温也慢,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小。15.【答案】减小热传递【解析】此类问题是考查相关物理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要会结合现象利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炽热的剑温度很高,当接触水时剑会将热量转移给水,使剑的内能减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16.【答案】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做功,火箭头部表面的内能增加,所以火箭头部表面温度将会急剧升高。【解
18、析】本题考查了内能的改变。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火箭在上升的过程中,要与大气摩擦,在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而使火箭头部表面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17.【答案】海陆风的形成,是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接收太阳辐射后,表面升温慢,陆地沙石的比热容小,升温比较快。于是,由于白天陆地气温高,空气上升而形成由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风。夜晚正好相反,海水降温慢,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而形成由陆地吹向海面的陆风。【解析】白天太阳同样照射海水和陆地,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上升得少,温度低,形成高气压区,陆地沙石的比热容小,温度上升得多,温度高,
19、形成低气压区。这样在白天,空气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形成从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形成从陆地吹向海面的陆风。18.【答案】(1)98(2)多(3)不能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均相同【解析】(1)从温度计示数可知,此时温度为98,即水的沸点是98;(2)由于加热水和食盐水所用的酒精灯相同,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则对食盐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多;(3)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因为实验中所用的是相同体积的水与食盐水,另外水与食盐水的沸点也不同,这样在研究过程中两种物质的质量与升高的温度均不相同,所
20、以不能得出此结论。19.【答案】(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2)吸收相同的热量 (3)升高的温度【解析】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应运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从而比较出它们的吸热能力。步骤A中,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而水和煤油的密度不同,因此水和煤油质量不同,应改为“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步骤C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步骤B和D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末温,其目的是得出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20.【答案】解:由于不计热量损失,所以有,即,代人
21、数值为,解得。【解析】解答本题时切忌将两个温度直接取平均值。21.【答案】解:(1)。(2)由题意可知,该家庭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散热功率为,散热量。(3)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装饰层厚度、供水温度、管间距离等。(只要写出其中的两点即可,其他说法只要合理也可)【解析】本题考查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及影响因素。(1)水吸收的热量可以由计算。(2)由题表可知,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供水温度为45C时,木地板的散热功率是,则面积为的木地板每小时的散热量可由计算,其中。(3)从题表中数据可知,“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还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有关,另外,还可能与装饰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单元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附答案共十四套 人教版 九年级 物理 单元 期中 期末 综合测试 答案 四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