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doc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国教育报】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汲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藏的深厚力量,生动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新时代伟大成就,激发青年奋进潜力,鼓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勇于在实践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共同谱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青春乐章;加强教考衔接,有效服务“双减”,切实引导教学,激励学生打牢基础、提高能力素养,让勤奋学习成为
2、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一、博古融今,凝聚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的磅礴之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的精神支撑。试题充分发挥学科的人文优势,选材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髓,试题设问既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古人智慧、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文化信心,又引导学生立足当下现实、融通古今资源、面向未来创新。1品经典、咀英华,于思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
3、沃土。”试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育人的源头活水,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深入思考中华文明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高考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是两个材料的组合:材料一节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材料从根本问题着眼,高屋建瓴,层层深入,紧扣传统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特殊与普遍的关系,雄辩地阐明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层联系和伟大意义,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材料二摘编自郑敏的
4、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主要讨论重建中国本土诗歌传统和传统诗论的现代转化等问题,提出“没有传统何谈创新”“古典诗论的当代人文价值”等看法,与材料一的核心观点紧密相应。试题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生活学习中感知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第4题要求学生运用材料一的理论对社会现象加以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试题启发学生思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观念在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当代价值;引导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科学理论提升认识、指导实践。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独
5、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自杨义的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在与西方叙事的对比中探讨中国传统叙事中流动视角的使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叙事文学的当代价值;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说苑贵德,以吴起告诫魏武侯国之宝在德不在险、晏子劝说齐景公供养老弱孤寡等历史记载,引导学生领悟儒家思想中“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和“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新高考I卷古代诗歌阅读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描写了在古代劳动生活中形成的其乐融融、井然有序的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阐明“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的道理;新高考
6、I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为复合文本,分别选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杨乃乔红楼梦与 The Story of the 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以红楼梦的翻译为例,从翻译思想、翻译技巧等角度讨论中华典籍的翻译问题,提出“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I材料选择有关博物馆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新闻报道,发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激发考生对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的浓厚兴趣和传播热情。2思来路、长精神,于感悟中传
7、承革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革命年代缔造了伟大的红色精神谱系,锻造出反映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与精神风貌的革命文化。试题致力深耕红色文化,彰显榜样力量,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光辉历史、感受党的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两则材料分别选自当代作家王愿坚的小说支队政委与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纪实作品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小说中的支队政委老胡和纪实作品中的陈毅,腿部中弹、伤口化脓、病情严重,为了继续战斗,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忍受巨大痛苦使用土法疗伤。无论是根据生活原型虚构出来的典型人物形象,还是纪实作品中经历者真实的回忆,都生动阐释了“理
8、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的道理。第8题引导学生从全文入手,通过细节描写感受老胡这一英雄形象的铮铮铁骨和不屈意志,进而学习领会伟大的长征精神,思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的深刻内涵。新高考I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选自李广田的散文到橘子林去,文章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生动描写了修马蹄、钉马掌的劳动场景,饱含对普通劳动者“赶大车的”的亲近和信任,并将车夫的运输工作与抗战时期的物资转运关联起来,促使学生体会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的伟大力量,引导学生领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真谛。二、取精用宏,谱写新时代青年追梦未来的青春之歌2022年适逢中国共
9、青团成立100周年,试题紧扣时代主题,关注青年的成长,反映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鼓励青年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砥砺奋进、勇于创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1以新时代伟大成就激发青年爱国热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试题展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反映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定学生“四个自信”,
10、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国家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贡献青春、建立功勋。全国乙卷作文围绕“北京:双奥之城”组织信息,从两次奥运比赛成绩到两次奥运举办时的综合国力,多方面呈现体育精神、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北京:双奥之城 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比赛成绩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中国冬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三,奖牌榜第十一;冬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群众体育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科技亮点世界跨度最大钢结构场馆“鸟
11、巢”;场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达100%智慧场馆和智慧服务;“分钟级”“百米级”精准气象预报交通支持全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助力奥运京张智能高铁冬奥列车开行;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国家经济国内生产总值:31.4万亿元(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114.4万亿元(2021年)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
12、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激扬展示,是新时代建设伟大成就的体现。试题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直观呈现我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冬奥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新高考II卷语言文字运用I选取“天宫课堂”的素材。“天宫”是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彰显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卓越成就,使青少年对祖国的自豪骄傲油然而生。“天宫课堂”通过地面和天空的现场连线,演示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以新
13、奇的形式激发青少年求知欲望,引导他们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追逐自己的“飞天梦”。2以榜样力量坚定青年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试题引导青年坚定信念、紧跟党走,早立志、立大志,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新高考II卷的作文题,选择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典型,要求学生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语文试题 评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