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训练:15 强化训练.docx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15 强化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训练:15 强化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精品试题专题15 强化训练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吴改元宝鼎。 吴主以陆凯为左丞相,万彧为右丞相。吴主恶人视己,群臣侍见,莫敢举目。陆凯曰:“君臣无不相识之道,若猝有不虞,不知所赴。”吴主乃听凯自视,而它人如故。 吴主居武昌,扬州之民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穷匮。凯上疏曰:“今四边无事,当务养民丰财,而更穷奢极欲,无灾而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臣窃痛之。昔汉室既衰,三家鼎立;今曹、刘失道,皆为晋有,此目前之明验也。臣愚,但为陛下惜国家耳。武昌土地危险塉确,非王者之都。且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以此观之,足明民心与天意矣。令国无一年之蓄
2、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官吏务为苛急莫之或恤。大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景帝以来,乃有千数,此耗财之甚者也。又左右之臣,率非其人,群党相扶,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臣愿陛下省息百役,罢去苛扰,料出宫女,清选百官,则天悦民附,国家永安矣。”吴主虽不悦,以其宿望,特优容之。 九月,诏:“自今虽诏有所欲,及已奏得可,而于事不便者,皆不可隐情。” 戊戌,有司奏:“大晋受禅于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如虞遵唐故事。”从之。 冬,十月,丙午朔,日有食之。 永安山贼施但,因民劳怨,聚众数千人,劫吴主庶弟永安侯谦作乱,北至建业,众万余人,未至三十里住,择吉日入城。遣使以谦命召丁固、诸葛靓,固、靚
3、斩其使,发兵逆战于牛屯。但兵皆无甲冑,即时败散。谦独坐车中,生获之。固不敢杀,以状白吴主,吴主并其母及弟俊皆杀之。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当破扬州。”故吴主徙都武昌。及但反,自以为得计,遣数百人鼓噪入建业,杀但妻子,云“天子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 十一月,初并圜丘、方丘之祀于南北郊。 罢山阳公国督军,除其禁制。 十二月,吴主还都建业,使后父卫将军、录尚书事滕牧留镇武昌。朝士以牧尊戚,颇推令谏争,滕后之宠由是渐衰,更遣牧居苍梧,虽爵位不夺,其实迁也,在道以忧死。何太后常保佑滕后,太史又言中宫不可易。吴主信巫觋,故得不废,常供养升平宫,不复进见,诸姬佩皇后玺绂者甚众,滕后受朝贺表疏而已。吴主使
4、黄门遍行州郡,料取将吏家女,其二千石大臣子女,皆岁岁言名,年十五、六一简阅,简阅不中,乃得出嫁。后宫以千数,而采择无已。(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猝有不虞,不知所赴 虞:欺骗B发兵逆战于牛屯 逆:迎,抵抗C固不敢杀,以状白吴主 白:禀告D虽爵位不夺,其实迁也 迁:放逐(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景帝以来,乃有千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丙午朔,日有食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C在道以忧死 作师说以贻之D其二千石大臣子女,皆岁岁言名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
5、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B正朔,一年的第一天。古代改朝换代,要改定正朔,本文中代指前代历法。C戊戌,即戊戌年。古人干支相配,组成六十花甲子,本以纪日,后又用以纪月纪年。D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两千石,在秦汉时期,地方郡一级的政权机关长官郡守的年禄是二千石,后世常常以二千石来代指地方郡守级的官员。(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国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官吏务为/苛急莫之/或恤B今国/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官吏务
6、为苛急/莫之或恤C今国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官吏务为/苛急莫之或恤D今国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官吏务为苛急/莫之或恤(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主居于武昌,扬州百姓逆流而上提供物资,在没有发生灾荒的时候,就已经使百姓精力用尽;又奢侈无度,国无大事,已经国库空虚了。足见,吴王昏庸,劳民伤财。B吴主左丞相陆凯忠言直谏,进言吴王减免劳役、捐税,减少宫女,严格选官,然而未被采纳。C吴主庶弟协同山贼犯上作乱,终被活捉,吴主杀死了孙谦及其兄弟、母亲,不念亲情。D吴主迷信巫术而又好色无度,后宫女子上千依然不断选人入宫。(6) 把文言文阅读
7、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吴主乃听凯自视,而它人如故。 ii 今曹、刘失道,皆为晋有,此目前之明验也。 iii 又左右之臣,率非其人,群党相扶,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徐璆字孟玉,广陵海西人也。父淑,度辽将军,有名于边。璆少博学,辟公府,举高弟。稍迁荆州刺史。时董太后姊子张忠为南阳太守因势放滥臧罪数亿璆临当之部太后遣中常侍以忠属璆。璆对曰:“臣身为国,不敢闻命。”太后怒,遽征忠为司隶校尉,以相威临。璆到州,举奏忠臧余一亿,使冠军县上簿诣大司农,以彰暴其事。又奏五郡太守及属县有臧污者,悉征案罪,威风大行。中平元年,与中郎将朱玺击黄巾贼于
8、宛,破之。张忠怨璆,与诸阉官构造无端,璆遂以罪征。有破贼功,得免官归家。后再征,迁汝南太守,转东海相,所在化行。 献帝迁许,以廷尉征。当诣京师,道为袁术所劫,授璆以上公之位。璆乃叹曰:“龚胜、鲍宣注,独何人哉?守之必死!”术不敢逼。术死军破,璆得其盗国玺,及还许,上之,并送前所假汝南、东海二郡印绶。司徒赵温谓璆曰:“君遭大难,犹存此邪?”璆曰:“昔苏武困于匈奴,不队七尺之节,况此方寸印乎?” 后拜太常,使持节拜曹操为丞相。操以相让璆,璆不敢当。卒于官。(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三十八)【注】龚胜、鲍宣:皆西汉末官员,有名望。王莽执政,鲍宣不肯依附,被王莽指使人诬陷,自杀。龚胜辞官归乡,王莽代汉后强征
9、其入朝为官,龚胜拒不受命,绝食十四日而死。此处徐璆自比于龚、鲍,而将袁术比作王莽。(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敢闻命 闻:听B悉征案罪 征:追究C并送前所假汝南、东海二郡印绶 假:借D不队七尺之节 队:同“坠”(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相威临 斧斤以时入山林B五郡太守及属县有臧污者 客有吹洞箫者C及还许,上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D昔苏武困于匈奴 燕王欲结于君(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董太后姊子张忠为南阳太守/因势放滥/臧罪数亿/璆临当之部/太后遣中常侍以忠属璆B时/董太后姊子张忠为南阳太守/因势放滥臧/罪数亿/璆
10、临当之部/太后遣中常侍以忠属璆C时/董太后姊子张忠为/南阳太守因势放滥/臧罪数亿/璆临当之部/太后遣中常侍以忠属璆D时/董太后姊子张忠为/南阳太守因势放滥臧/罪数亿/璆临当之部/太后遣中常侍以忠属璆(4)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解释为征召、荐举,是中国古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盛行于汉代。B印绶,指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可佩带在身,印绶是官爵的凭证,故常借指官爵。C司徒,官职名,周时为六卿之一,西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改为司徒,后世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D匈奴,亦称“蛮”,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战国时多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5)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璆年少时就博学多才,被公府征召,举荐高职。逐步升迁做了荆州刺史。B徐璆不因张忠是太后姐姐的儿子而徇私枉法,但也因此被张忠捏造无端之罪,后戴罪征敌,破贼后被免官。C徐璆以龚胜、鲍宣自比表达必死的决心,使袁术不敢强逼,后又把所得到的袁术盗取的传国玉玺交给了汉献帝。D徐璆以身为国,为官期间,威风大行,能教化百姓,形成好的风气,所以皇帝派他持节拜曹操为丞相时,曹操愿意把丞相位让给他。(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璆到州,举奏忠臧余一亿,使冠军县上簿诣大司农,以彰暴其事。ii 当诣京师,道为袁术所劫,授璆以上公之位。(7) 结
12、合文言文阅读材料内容,概括徐璆为官的特点。3.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青莲阁记汤显祖 李青莲居士为谪仙人,金粟如来后身,良是。“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心神如在。按其本末,窥峨嵋,张洞庭,卧浔阳,醉青山,孤纵掩映,止此长江一带耳。风流遂远,八百年而后, 始有广陵李季宣焉。 季宣之尊人乐翁先生,有道之士也。处嬉而神清,休然穆然,五经师其讲授,六德宗其仪表。达人有后,爰发其祥。梦若有持清都广乐,徘徊江庭以柷将之,曰:“以为汝子。”觉而生季宣, 以名。生有奇质,就傅之龄,骚雅千篇,殆欲上口。弱冠,能为文章。云霞风霆,藻神逸气,遂拜贤书,名在河岳。公车数上,尊人惜之,曰:“古昔闻人雅好鸣琴之
13、理,子无意乎。” 季宣奉命筮仕,投以山东济阳长。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三年,大著良声,雅歌徒咏。然而雄心未弇,侠气犹厉,处世同 海鸟,在俗惊其神骏。遂乃风期为贾患之媒,文字只招残之檄矣。君慨然岀神武门,登泰山吴观而啸曰:“使吾一饮扬子中泠水,亦何必三周华不注耶!且亲在,终致吾臣而为子矣。”则归而从太公。群从骚牢,夷犹乎江皋,眺听壶觞。言世外之事,颓如也。 起而视其处,有最胜焉。江南诸山翠微浥晔几席欣言外之夷堂发凶层楼其上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以读书。书非仙释通隐丽娟之音,皆所不取。然季宣为人伟朗横绝,喜宾客。而芜城真州,故天下之轴也,四方游人,车盖帆影无绝,通江不见季宣,即色沮而神懊。以
14、是季宣日与天下游士通从,相与浮拍跳踉,淋漓顿挫,以极其致。时时挟金、焦而临北固,为褰裳蹈海之谈。故常与游者,莫不眙愕相视,叹曰:“季宣殆青莲后身也。”相与颜其阁曰“青莲”。 季宣叹曰:“未敢然也。吾有友,江以西清远道人,试尝问之。”道人闻而嘻曰:“有是哉!古今人不相及,亦其时耳。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唐人受陈、隋风流,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嬉广寒。令白也生今之世,滔荡零落,尚不能得一中县而治,彼诚遇有情之天下也。今天下大致灭才情而尊吏法,故季宣低眉而在此。假生白时, 才气凌厉一世,倒骑驴,就巾试面,岂足道哉!” 海风江月,千古如斯。吾以为青莲阁记。(选自季国平汤若士小
15、品)【注】李季宣,名柷,仪征人。曾任山东济阳令,后辞官归里。六德:六项道德标准,即“知、仁、圣、义、忠、和”。(1) 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觉而生季宣 觉:省悟B处嬉而神清 嬉:喧哗C为贾患之媒 贾:招致D终致吾臣而为子矣 致:致仕(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始有广陵李季宣焉觉而生季宣, 以名处世同 海鸟 才气凌厉一世A乃 所 于 而B乃 因 于 其C然 因 若 其D则 所 若 而(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江南诸山翠微/浥晔几席/欣言外之/夷堂发凶/层楼其上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以读书B江南诸山/翠微浥晔几席/欣言外之夷堂/发凶/层
16、楼其上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以读书C江南诸山/翠微浥晔几席/欣言外之夷堂/发凶/层楼其上/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以读书D江南诸山/翠微浥晔几席/欣言外之/夷堂发凶/层楼其上/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以读书(4) 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季宣年少聪慧,刚满学龄基本上就可以背诵骚雅中的很多诗篇,15 岁的时候就可以写文章了。B李季宣雄心侠气的风度品格不为官场所容,最终辞官跟随父亲一起生活。C李季宣为人光明磊落,喜欢接待宾客,大家如果看不到他会沮丧懊恼。D李季宣喜欢谈论方外神仙之事,经常和他一起交往的朋友们都对此感到惊讶。(5) 下列对文本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言说李白是金
17、粟如来的后世,在给文章增添一层神秘色彩的同时,更是为后文写李季宣的卓尔不群做铺垫。B李季宣出生前,他的父亲梦到一位神仙手持柷来演奏仙乐,于是待李季宣出生后为他取名为“李柷”。C作者认为,李季宣之所以抑郁不伸,是因为当时社会“灭才情尊吏法”,如果李白生在李季宣所处的时代,其才情也是无处施展。D本文内容上,虽以“青莲阁记”为题,却是写李季宣为主,李白为辅。结构上首尾呼应。(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五经师其讲授,六德宗其仪表。ii 故常与游者,莫不眙愕相视,叹曰:“季宣殆青莲后身也。”iii 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嬉广寒。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8、下面五小题。武昌九曲亭记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出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
19、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赡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注】齐安,即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陂陁(tu):高低起伏,不平坦。乱流:横
20、渡江水。褰(qin)裳:提起衣服。(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B万物无以易之 易:容易C皆效于左右 效:显现D而同委于臭腐 委:归,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兹欲以成吾亭耶B行于松柏之间/譬之饮食,杂陈于前C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D车马之迹不至/子瞻与客入山视之(3)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B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21、/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C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了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D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经常游历西山,和山中的几个朋友开心自在地游玩,互相娱乐,朋友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B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泛舟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
22、,尽显适意快乐之情。C文章叙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高兴的心情。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展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ii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 其于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 武王伐纣,吹律听声,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尚宫。同声相从,物之自然,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