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范文范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多篇集锦20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范文范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多篇集锦2021.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多篇集锦202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前言:本人多多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整理了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文档模板 ,供您学习参考, 减轻你的工作负担 。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文档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格式都按照公文标准排版好了,直接下载编辑/打印使用即可, 上面前言和页眉部分使用时可以删除,谢谢!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多篇集锦2021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多篇集锦2021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1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
2、控制与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的危害,在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快速、规范地进行应急处理,维护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现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及相关法规规定,结合南开区现实,制定本预案。 一、突发事件及其界定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与社会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影响公众健康的自然灾害、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影响公共安全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放射性危害事件、各项危害健康的恐怖袭击事件、群体不明原
3、因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健康的事件等等。辖区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 1.发生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禽流感暴发; 2.发生动物间鼠疫,发生布氏菌病与炭疽等流行; 3.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者多例死亡; 4.发生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病例; 5.发生罕见或者已消灭的传染病; 6.出现新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病例; 7.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与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ems
4、p; 8.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重大疫情。 (二)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者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2.短期内发生10人及以上急性职业病或者职业中毒事件; 3.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4.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 5.医源性感染暴发; 6.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者死亡事件; 7.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
5、环境、食品污染与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泄漏等事件; 8.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9.发生生物、化学、核与辐射等危害公众健康的恐怖袭击事件; 10.放射性污染、丢失放射源与人员受超剂量照射等事件; 11.自然灾害引发的疫情或者中毒事件; 12.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二、工作原则 (三)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升全社会防范突发事件发生的意识,根据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落实各种防范措施。建立并实行对可能引发
6、各类突发事件因素的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四)统一指挥、属地负责 在政府统一领导与指挥下,卫生局及相关部门要根据预案规定的责任开展工作。发生突发事件的区域内的.任何单位与自己都有义务配合政府、街道办事处、卫生局及相关部门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五)迅速有效、减少损失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不失时机地做出迅速反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尽最大奋力与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与社会影响。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与利
7、益。 (六)依靠科学、强化合作 开展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的有关研究工作。及时总结控制工作成效,沟通信息,推广经验,完善应急处理技术规范。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方法。科学、规范、有序地处置突发事件。 三、组织指挥体系 (七)卫生局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卫生局局长担任,负责领导、指挥全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办公室由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科室、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与医疗救治工作。 (八)成立评估与技术引领组织。
8、分设突发事件评估组、医疗救护技术引领组、预防控制技术引领组与检测技术引领组。各组由相应的专家组成。 (九)卫生局组建医疗卫生应急队伍。 (十)卫生局组建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心,设在卫生防病站。 四、参加突发事件处理的相关机构、组织责任 (十一)卫生局 1.负责草拟与修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报政府批转执行; 2.组织协调卫生技术力量,防止、控制突发事件的蔓延与继续发生; 3.对医疗救治、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按照取得的经验,不断完善
9、各种防治方案; 4.组织推进社会心理卫生、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咨询等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5.组织突发事件处置有关人员的培训; 6.建立检查制度。督导检查本预案各种措施在平时或者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实施情况。 (十二)防病机构(含结防所) 1.当好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和预警; 2.确认突发事件性质。做出事件的发展趋势报告与评估; 3.负责核实疫情,提出疫点与疫区的划定意见。参加对控制疫情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疫点、疫区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的落
10、实。汇总、分析、评估疫情; 4.建立紧急控制物资储备库。储备消杀药品、检测试剂、防护用品与有关器械等; 5.对突发事件预防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后,提出改善建议; 6.对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技术引领与评价。负责对在医疗机构外死亡的传染性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尸体进行消毒处理; 7.具体落实对预防控制工作人员与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8.承担社会心理卫生、卫生宣传教育与预防医学咨询服务工作; 9.依据相关规定实施其它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10.承担对应急
11、处理单位的技术引领工作。 (十三)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1.参与突发事件的现场取证与违法事实的调查工作; 2.监督检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或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及相关卫生单位的消毒、隔离、防护与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工作; 4.监督检查医务人员自己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5.监督检查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的疫情报告与突发事件中危害公众健康,造成人员病、死、伤的报告情况; 6.监督检查公共场所消毒; &e
12、msp;7.监督传染性疾病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疫点环境的消毒的落实情况; 8.监督检查生产、经营与使用单位的消毒产品、防护用品的质量; 9.监督检查学校、托幼机构与公共场所等预防控制工作; 10.依法进行其它监督巡察工作。 (十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1.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与突发事件所涉及病例的报告; 2.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与管理工作; 3.负责病房消毒、隔离工作; 4.对医疗机构内病人或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排泄
13、物进行卫生处理; 5.负责对医疗机构内死亡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尸体进行消毒处理; 6.协同疾控机构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心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有关检验物、样品采集等工作; 7.负责医务人员的培训与自己防护; 8.进行疾病及相关防治科学知识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9.依据相关规定开展其它防治工作; 10.建设符合应急工作要求的门诊、病房。 (十五)医疗卫生应急队伍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常备机动队伍。由预防控制、医疗、卫生监督
14、三部分组成。负责处置突发事件,参加与引领各级医疗卫生等机构进行应急处理。 1.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检验、事件的分析、评估与上报; 2.协助与引领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援、转运与后续治疗; 3.督导各种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 4.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业务培训与咨询等。 (十六)评估与技术引领组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成立评估与技术引领组,下设突发事件评估组及医疗救护、预防控制与检测三个技术引领组;承担社会心理卫生教育与咨询工作。 1.突发事件评
15、估组:掌握与了解有关知识与信息,为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提供咨询;预测突发事件发展趋势,提出启动与终止预案的建议; 2.医疗救护技术引领小组。引领医院的诊断、救治与医疗单位内医务人员防护、消毒隔离等工作。负责着重病例的诊断。 3.预防控制技术引领小组。引领防止突发事件危害进一步蔓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统计报告、消毒隔离和自己防护等预防控制工作。 4.检测技术引领小组。引领并开展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事件发生的样本采集、运送与病原学检测等工作。 (十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心
16、1.突发事件发生时 (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组织工作人员快速赶赴现场,对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或有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现场采样、疫点消毒等工作;快速查找突发事件原因,并根据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要求,及时报告。 (2)提出防治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协助各医疗单位进行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救治工作,对密切接触者或有关人员采取有必要的控制措施;全面负责疫点、疫区现场的防疫控制工作。 2.日常工作 (1)对传染病疫情与各类突发事件的信息资料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有关疫情与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治、分析、报告
17、,为政府采取预防和控制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组织制定有关工作方案,收集、整治有关的技术准绳、技术规范;突出突发事件的预警功能。 (2)置备、储存、保管突发事件所需应急设备、药品器械,现场防护用品、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等等。 (3)对有关疾控人员进行技术引领与培训;进行模拟演练并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 (4)组织开展社会心理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五、突发事件应急报告 (十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突发事件,必须在1小时内向卫生防病机构报告;卫生防病机构应快速进
18、行核实,并在2小时内报告卫生局与市卫生防病中心;卫生局必须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报至政府与市卫生局;政府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报至市政府。 (十九)卫生防病机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首次报告内容包括未经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隐患的有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可能原因、病例发生与死亡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与拟采取的主要措施。通过国家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 (二十)卫生防病机构在进一步调查基础上,尽快做出阶段与总结报告,阶段报告包括事件的发展和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与原因;总结报告包括对事件的发生与处理情况总结
19、,分析原因与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防范与处置建议。通过国家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 (二十一)卫生局(含卫生防病机构)在接到毗邻地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有关疫情通报后,要当好应对准备,必要时应及时通知辖区疾控与医疗机构。 (二十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现严重威胁或危害公共健康的水、食品污染、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泄露、发射性污染等特大、重大事故时,主管部门、当事单位、自己要立即向卫生局与相关部门报告。 (二十三)任何单位与自己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em
20、sp;六、突发事件分级(执行市级分级准绳)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事件划分为四级: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与红色预警。 (二十四)蓝色预警: 1.发生腺鼠疫,一项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20例; 2.其他省市已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发生、本市存在传入可能,但未发现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 3.发生霍乱,1周内发病10例以下; 4.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100人,无死亡病例报告; 5.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未
21、出现死亡; 6.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1050人,或轻、中度放射损伤人数310人。 (二十五)黄色预警 1.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或周边省市及地区疫情上升; 2.1周内霍乱发病1030例,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区(县); 3.1周内在一项区(县)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4.在一项区(县)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
22、全国性重要活动时期的; 6.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7.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50人,或死亡5人以下; 8.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51100人,或轻、中度放射损伤人数1120人。 (二十六)橙色预警 1.局部地区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续发病例,或发生局部暴发; 2.腺鼠疫发生流行,流行范围波及2个及以上区(县),在一项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及以上; 3.霍乱在一项区(县)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
23、及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区(县),1周内发病50例及以上; 4.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区(县),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5.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其他区(县); 6.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7.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9.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101200人,或轻、中度放射损伤人数2150
24、人,或重度放射损伤人数310人,或极重度放射损伤人数35人; 10.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霍乱、脊髓灰质炎等菌种、毒种丢失。 (二十七)红色预警 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区(县),并有继续扩散趋势; 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涉及多个省份,并有扩散趋势,造成重大影响; 4.发生新发传染病或已消灭传染病; 5.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200人以上,或轻、中度放射损伤人数50人以上,或
25、重度放射损伤人数10人以上,或极重度放射损伤人数5人以上; 6.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认定的其它特殊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七、应急处理 当接到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蓝色预警级别)报告后,卫生局应立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向政府提出成立区级应急处理指挥部的建议。同时,快速组织医疗、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根据相关规定,向政府与市卫生局报告。 发生较重、严重、特殊严重(黄色、橙色、红色预警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报告市卫
26、生局与市政府,并进行应急处置。 (二十八)启动预案 1.当天津市突发事件达到黄色预警程度时,卫生局应急办公室按照黄色预警的要求,将相关情况立即上报政府与市卫生局。 2.当突发事件达到橙色预警、市政府决定启动市级预案时,卫生局提请成立区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并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别与处理需要,设置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若干工作组。 (二十九)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工作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落实各种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 1.区卫生局在征得区政府同意
27、或批准后,紧急调集、调配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与有关设施、设备进行应急处理工作。组织应急处理队伍快速赶往现场,开展医疗救护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后,尽快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规划与方案,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规划与方案,对突发事件累及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3.实验室检测。卫生防病机构按相关技术规范采集足量、足够的标本,送市级或区级实验室,必要时送国家应急处理功能网络实验室检测,查找致病原因,协助市防病中心的病原查询与病因诊断工作。 4.划定控制区域。甲类、
28、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区政府报经市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经市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对重大食物中毒与职业中毒,按照污染食品扩散与职业危害因素波及的范围,划定控制区域。 5.采取控制措施。按照突发事件类别与应急处理需要,按规定采取以下控制措施:病人与疑似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易感人群应急接种,疫点消毒,水源保护,污染食品追回与封存职业中毒事故物品等。 区卫生局报请区政府可以依法发出公告,采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
29、用水源等紧急措施。对流动人口进行预防工作,落实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 6.追踪调查。防病机构按照疫情线索,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情况。 7.开展医疗救治。区卫生局根据医疗救治方案启动指定的专门医疗救治网络,开展病人接诊、收治与转运工作。实行重症与普通病人分别管理。对疑似患者及时排除或确诊。当好消毒隔离、自己防护与医疗垃圾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与污染。要进行传染病与中毒病人的报告。对因突发事件造成的病人,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
30、绝接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中毒事件,根据有关的应急处理与医疗救治方案进行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工作。对新发传染病作好病例分析和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必要时,请市卫生局或卫生部派出医疗专家组,参加与引领医疗救治工作。 8.督察和引领。区卫生局负责对辖区内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与引领。 9.普及卫生知识。针对事件性质,开展社会心理卫生、医疗卫生知识宣教,提升公众健康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工作。 10.进行事件评估。应包括事件概况、现场处理调查概况、患者救治概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
31、评价等。 (三十)终止预案 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与突发事件专家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建议,市卫生局向市政府适时提出预案实施终止的建议。区卫生局报告区政府后,执行终止预案。 八、工作保障 (三十一)技术保障 1.区卫生局负责建档,罗列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家与技术人员的名单及有关自己技术档案资料。同时罗列出相对应的第二梯队名单及其技术档案资料。 2.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处理有关知识、本领。的培训。推广最新知识与先进技术。建立考核制度。&em
32、sp; 区卫生局根据预案的要求,在市卫生局指挥下,统一组织、定期部署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演练工作。演练形式有:对单一突发事件从指挥到救治处理的全过程演练;局部演练;指挥系统、救治系统,涉及预案各系统、各单位、多发事件的全过程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业务培训。平时要针对不同学科举办轮训班。需要公众参加的应急演练必须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3.常规监测。强化实验室建设,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组织网络系统。包括: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组织网络、卫生监测组织网络、实验室监测网络、监测医院监测网络、突发事件络
33、等。 4.医疗救治网络。按因地制宜、平战结合、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医疗救治网络。该网络由指定的急救机构(包括市、区县急救机构与院内急救机构)、综合医院、市、区(县)传染病专科医院、后备医院及职业病防治机构组成。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指定不同的医疗机构承担应急工作。医疗救治网络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横向、纵向信息连接机制。 5.信息系统。建立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决策支持和指挥调度的技术平台。承担辖区突发事件及有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发布与应急处理工作。 (三十二)物资保障 1.建立已知可引起重大突发事
34、件现场处理、诊断、治疗与预防的常备储存系统。包括:诊断试剂库、血清库、疫苗库、药品库、特效毒剂库等。 2.建立和突发事件有关的诊断,救治仪器装备储备系统。 3.建立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明确各项物资的储备、运行、功能状态准绳,保证可快速调配使用。 4.健全应急物资资产更新规定与操作规范,并强制执行。保证应急物资使用时的可靠性。 (三十三)经费保障 1.为了确保我市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正常运行,区卫生局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基金,并建立相应的补充机制。 2.每
35、年公共卫生事业经费的比例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应逐步提升到3050;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区卫生局财务部门应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必要时,可向区政府申请专项拨款。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2 为了提升我乡各校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与水平,引领与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创立平安校园,结合学校现实,特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
36、emsp;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迅速反应与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与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强化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快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
37、报告、控制与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职责。各校应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和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迅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与医疗救治迅速反应机制,加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根据四早要求,确保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应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责任如下:
38、1、按照各校现实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职责制,检查、督促学校各种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升师生员工的科学预防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与传染病流行时期的检查制度,及时了解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理与爱国卫生运动,强化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奋力改进卫生条件,确保学校教室、厕所、食堂及其他公共场
39、所的清洁卫生。 6、保证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教辅站或卫生院与乡党委政府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当好对病人与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强化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和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进学校卫生基础设施与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卫生常规化管理。&emsp
40、; 1、强化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强化厕所卫生管理,当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与水源。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重搞好教室卫生与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项安全卫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4、学校要切实履行责任,当好规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与登记制度,提升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有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5、学校应当依法强化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运输、存储、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emsp
41、; (四)强化健康教育,提升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确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的传染病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有关知识,提升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与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与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与组织师生强化体育
42、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与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和乡卫生院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边区域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
43、以便当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保证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时期,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期,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与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保证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学校应立即向教辅站与卫生院或乡党委政府报告。 3、任何部门与自己都不得隐瞒、
44、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与自己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相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责任的情况。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按照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与特大突发事件。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准绳按照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准绳界定。 (一)传染病&
45、emsp; 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启动日报告与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学校当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种防治措施。 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 传染病流行时强化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期,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强化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时期,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强化消毒,并强
46、化除四害工作。 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升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防护能力,外出与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
47、当好隔离、医学观察与消毒等工作。 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学校按照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全面了解与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与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避免人群的聚集与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与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会议时间;学校不部署教师外出参与教研与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 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时期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