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手工锯割.doc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手工锯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手工锯割.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手工锯割课型:操作实践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锯割操作是木工的一项基本功,了解木框锯的各主要构造的.名称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纵向锯割和横向锯割中掌握锯割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领,能把木板加工成规则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锯割活动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养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品德,感受劳动创造美。 教学重点:锯割的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锯割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具准备:木框锯、木板、课件等。 学具准备:木材、手锯、铅笔、直尺、角尺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动画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出锯的发明,展示木制工艺品
2、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欣赏、交流、感悟、激发学生的内心需求,引入课题手工锯割。 二、 认定目标,学有定向。 展示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认定。 三、 实践与活动 活动一:认识木框锯各主要组成部分 利用课件展示介绍木框锯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锯割分类:纵向锯割,横向锯割。 活动二:学习木框锯的使用,并强调安全。 1、 讲解与示范: 锯割前木框锯操作要领: (1)紧:先把紧条螺母旋紧,紧至锯条挺直即可; (2)调:根据不同的锯割要求,调整相应锯条的操作角度,纵向锯割,操作角度保持在700750,横向锯割操作角度调到500600; 画:在加工的木材上画出锯割线。 锯割中木框锯操作要求: (1)握:右
3、手握锯; (2)定:固定材料,纵向锯割时,用右脚踏住,横向锯割,左脚踏住。 (3)起:拉锯起势要短而且用力要轻,使锯齿对准画线,左手拇指作引导,待锯齿进入木材后,左手离开,开始以正常速度锯割; (4)运:运锯时,要注意用力均匀,不能推位过猛,锯架不可左右摇摆,提锯要轻,送锯要适当加力,往返幅度要大,要运满锯,运作要协调并有节奏。 (5)调:在锯割过程中,要时刻观察画线,发现锯条偏离画线时,不可硬扭锯条,可在原处多锯几下,再缓慢纠正。 (6)收:在木料将要锯断时,要注意放慢锯割速度,用手扶稳断料,运锯要轻,防止木料因自身重量向下折断,造成伤人和撕裂工件。 锯割后:1、擦去锯条上的木屑,可擦上润滑
4、剂,放稳放好。 2、学习纵向锯割,教师示范,强调操作要领,并强调操作安全,小组活动,教师指导。 3、学习横向锯割,教师示范,强调操作要领,并强调操作安全,小组活动,教师指导。 4、共同观看专业木工师傅的规范操作,播放纵向与横向锯割录像。 四、巩固提高: 1、组员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2、小组比赛,发放正式锯割木板,将木板加工成规则形状,并试拼各种图案。 五、展示评价: 把各小组正式锯下的木块放在展示板上,评价交流。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初中劳动课十字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刺绣的历史意义及它的起源、文化,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十字绣的编制原理,能看懂操作示意图,以
5、及走针路线。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技术思维、技术应用、技术创新等技术素质。【过程与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引导进入学习情境,完成学习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精神,培养经济意识、审美意识、环保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有情感体验,以及劳动态度,观念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十字绣的技法和窍门。强调过程性学习的态度与体验。教学难点:针法学习。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十字绣的完成作品。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3.学生准备刺绣工具。教学方法:1.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6、2.启发引导进入学习情境,完成学习任务。3.传递资料信息,使学生了解十字绣的文化与功能。教学设计理念: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增加过程意识,不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教学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已有经验以及个别差异。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以及个别差异。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都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教学设计意图:十字绣是初中劳技教材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发展学生技术思维、技术应用、技术创新等技术素质。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教学步骤:一、事例
7、引课设置情境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一张白纸可以绘出美丽的世界,那一块白布可以做些什么呢?在大家看看桌上的材料后,应该可以猜出个大概了吧。请大家先来看看老师的几幅作品。展示十字绣图片(小组传阅,部分贴在黑板上),现在大家知道我们今天所要实践的到底是什么呢?(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十字绣,它是刺绣的一种。同学们知道十字绣的起源吗?2、介绍十字绣的历史来源:很多人都认为十字绣是起源于国外的,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十字绣的真正起源是在中国。在唐宋时期,对外贸易频繁,十字绣因为技法简单,绣出来的作品色彩逼真,华贵大方,传入了欧洲社会。因为欧洲人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所以为了更简单的学
8、习十字绣,又对十字绣的材料针、布、线一一改良,成为了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十字绣。(图片展示)3、介绍十字绣的经济价值:随着当今社会的的文化交流,西方很多富有价值的东西流传了进来,并被我们所接受,十字绣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一幅80*80cm的十字绣作品,价值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到十字绣呢?十字绣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床单、被套、手机链、钥匙扣、水杯、靠垫、服饰等生活用品(图片展示)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及十字绣成品图片,引发学生对十字绣历史的认识及想创作十字绣的兴趣。二、师生互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看了这么多如此美
9、丽的十字绣,许多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十字绣是如此美丽,如此有诱惑力,到底难不难绣呢?答案是:不难。如果你会缝纽扣的话,那你就会绣制十字绣了,你只需花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的耐心,再加上一点点用心,就能完成一幅令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与惊奇的十字绣的作品了。1、十字绣的含义多媒体展示:放大十字绣。(让学生了解十字绣是缝纫中的一种针法。是用针和线代替画笔和颜色做画,创造美的一种活动,是根据织物的经纬纹理,挑绣“十字”字形的针法而组成图案,所以它又被称为“北京挑花”)2、了解十字绣需要的工具。3、学习十字绣的基本技法:(1)针法:全针、半针、14针、12针(2)走针顺序(3)图纸识读(以小熊觉觉为例
10、),认识线标、针法、主图符号和线板。a.颜色符号表明不同针法b.颜色线号表明不同针法4、教师讲解、演示十字绣绣制过程:(1)在画稿上找出中心点(上下箭头与左右箭头相交点);(2)在方格布上找出中心点作记号;(3)按图纸选择相应彩线,穿针后并成两股;(4)在记号处的反面起针刺绣;(5)压线方向要一致.(6)收针(7)勾边(8)整理(9)清洁5、注意事项:1)压线要一致;2)起针、收针不能打结,线头要压在其它绣线中;3)抽线用力均匀,线迹平整.6、学生参考多媒体中针法步骤,自己动手做一做。在此之前,老师提出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尽量线不打结。(动手、分组,绣两个一横排。)7、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同学们
11、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起针?(开始)如何绣制?(针法)如何收针?(结束)互帮互助,解决问题(1)如何起针?因为十字绣的线基本上都是两股一绣,也有四股绣的,所以它的针孔要比普通的大上许多,就是为了同学们穿针引线方便一些。(两股指的就是两根的意思)全针针法介绍十字交叉,十字绣的一个特点(请学生动手摸一下)就是起针或结束时均不要打结。起针:在确定的绣制位置,从绣布的背面进针,正面出针拉线至背面线头留有1cm左右。正面斜线入针,背面拔针拉线后从出针孔的垂直方向的上孔或下孔入针,正面出针,拉线时要注意将起针的线头埋入背面线迹中。根据十字的个数以此类推。简单地说,是在绣布上用“/”及“”交叉组合成十字,
12、这样多个的针法即组成了十字绣图。会这个针法即可以应付大部分图纸。(教师边演示边讲解)(2)如何绣制?以横排来回绣为例,它的优点是整齐、美观,用线也比较节省,绣的时候要松紧适度用力均匀,且注意方向的一致性(教师演示)。(3)如何收针?完成一横排绣后,在绣布的背面用针挑附近34根竖线后拔针拉线,并将余下的线段剪去便可。(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及动手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自主探究全针法,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教师只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三、师生合作,完成作品1、实践练习:对于前面所提到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同学们
13、再来试验一下,这次我们的目标定高一点,绣6个一横排的。(对于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可以提高要求,绣个图案或者形状。)学生试验,教师个别指导。(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全针绣中连针的绣法。)2、作品展评每组选派一位代表来点评一下自己的作品。评价标准:(1)绣前要保证双手的清洁。(2)十字绣的压线方向要一致。(3)起针和收针都不许打结,但应将线头压在其他绣线中。(4)抽线时用力要均匀。(5)节约用线。(注意总结失败或者成功的经验,同学之间互相交流。)3、评选出一幅最优秀的作品,授予“心灵手巧”奖,奖品是老师亲手绣的钥匙挂件一个。(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优点或纰漏,并能够在修改完善中
14、取长补短。)四、拓展延伸:同学们可以亲手绣一幅美丽的作品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作为父亲节或者母亲节的小礼物,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大家随着十字绣小组进行了初步的练习和创作,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十字绣,展评大家的作品,用我们的作品装点我们的家、我们的校园。中国结鞭炮结一、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结实物、录像片,以及实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2、学生准备:60厘米长的彩绳两根,五厘米长的彩绳一根,镊子(或锥子)、强力胶(或打火机)、剪刀等。二、 教学重、难点:绳与绳之间的打结。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 教学过程:(五)展示介绍,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
15、示中国结(实物、录象图片等)。2、提问:这些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饰物是什么?你在哪里见到过中国结?你了解中国结吗?3、介绍中国结的由来、特点及其用途。激发学生对中国结的浓厚兴趣,导入新课。(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六)自学讨论,讲解演示1、中国结是怎么编制出来的?2、你能参照图示一步步编出鞭炮结吗?试着编编看,提出你觉得困难的地方,在小组里议一议。3、讲解并演示重点、难点。编结材料中的一根五厘米长的短线绳是做什么用的?编结时怎样插入、固定它?演示说明“井”字互套,直至线绳全部编完(可用粗绳演示或投影片图示说明)。怎样收尾?岁收尾时的操作有什么要求?一定要注意什么?如何将各人编结好的“鞭炮”组合
16、成“一串鞭炮”?(七)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编结操作时(可伴轻音乐),小组内同学间互教互学;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启发、鼓励学生互助合作,想办法解决难题。(八)评价拓展1、小组自评、互评各人编的单个“鞭炮”,根据评价结果填上“”。2、展示评价各小组的“一串鞭炮”,颁发团体优胜奖。3、思维拓展。如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互套穿编,“鞭炮”柱体会呈现什么形状?可不可以用三根(六股)、四根(八股)?绳来编呢?“鞭炮”柱体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课后试试看!4、课外活动:参照技术信息提供的阅读材料,或自己创新设计编结自己喜爱的中国结。培养学生劳动兴趣和主动做好家务的意识活动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6 技术支持 课堂 讲授 手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