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电学基础知识汇总.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电学基础知识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电学基础知识汇总.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初中电学基础知识汇总(含答案)一、电荷1、物体有了吸引 轻小物体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 两种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 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 电荷量(电荷)1、电荷的 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 C)简称库; 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 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19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 表示; e=1.60 10;4、在通常情况下、 原子核所带 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 负电荷在数量上 相等、整个原子呈 中性; 摩擦起电: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 失去电子的带 正电。得到电子的带 负电;导体和绝缘体1、善于导电 的物体叫导体;如: 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2、不善于导电 的物体叫绝缘体、如: 橡胶、玻璃、塑料 等;3、金属导体靠 自由电子 导电、酸碱盐溶液靠 正负离子 导电;精品学习资料第 8 页,共 8 页4、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二、电路1、电荷的 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 、锌筒为负极 ;3、规定: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电路:用 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1、电源:提供 持续电流、把 其它形式的能 转化成电能;2、用电器: 消耗电能、把 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电灯、电风扇 等)3、导线: 输送电能的;4、开关:控制电路的 通断; 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 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 断开的电路;3、短路:用导线
4、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通;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画电路图时要注意: 整个电路图是 长方形 ;导线要 横平竖直 ;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串联和并联1、把电路元件 逐个顺次 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2、特点:电流只有 一条路径;各用电器 互相影响 ;(电路中 任意一处 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3、把电路元件 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4、 特点:电流有 多条路径;各用电器 互不影响 、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5、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 则为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1
5、、线路简其捷、 不能出现交叉; 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三、电流、电压、电阻9. 物理学中用电流强度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I )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 安培;常用单位是:毫安(mA) 、微安( A) 。1 安培=10 3毫安= 10 6微安。电视机、电风扇、电灯、电流约0.3A 。电熨斗、电饭锅电流约2A 。 空调、电炉电流约 10A 。计算器的电流约0.1mA。10.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
6、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电流表要串 联在电路中;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正 接线柱入、从负接线柱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知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 试触的方法选择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端。11.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0 3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12. 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条件是闭合电路 、有电源。13. 电压 ( U):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 提供电压的装置。14. 电压 U 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 伏特 ;常用单位是: 千伏(KV )、毫伏(mV ) 、微伏(V)
7、。1 千伏=10 3伏=10 6毫伏=10 9微伏。15.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电压表要并联 在电路中;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使电流从正接线柱入、 从 负接线柱出;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16.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 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015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17. 熟记的电压值:1 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1 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36伏;工业电压380伏。1.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那么电阻就越大)2. 电阻 (R
8、)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 )、千欧 (K)。1 兆欧=10 3千欧;1 千欧=10 3欧。3. 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 1)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材料 不同、电阻一般不同。( 2)导体的材料和 横积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 越 大(3) )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4) )导体的电阻还和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 导体的:材料、 长度、 横积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5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
9、物体叫绝缘体。橡胶、石墨、陶瓷、人体、塑料、大地、纯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玻璃、空气。其中是导体 的有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6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常温下的玻璃是绝缘体、而 高温 状态的玻璃是导体。7. 半导体:导电性能界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8. 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完全消失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超导体没有(有、没有 )电阻。9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 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电学 基础知识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