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复习重要重点知识点.doc





《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复习重要重点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复习重要重点知识点.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一、神话部分1、山海经: 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 增补。共 18 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多及异物和神奇灵怪。如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2、淮南子: 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共21 卷,它的思想接近于道家。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
2、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补天(览冥训)二、诗经部分(考到(一)、知道基本情况、后羿射日(本经训) 、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文训)25 30 分)等。1、诗三百 :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 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有部分民歌。共有十五国风,160 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大雅 31 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 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3、雅诗中也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3、诗经怎么来的?怎么收集的?三种说法:,共 40 篇。采诗说、献诗说、孔子删诗说笔记本 p34、诗经按体裁分类:农事诗(属于农事诗中的国风 豳风七月农业生活诗 。要背要考)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解题: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和人民的艰苦生活。书P22一年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平铺直叙(手法)以 时间顺序 ,叙述了农奴一年的劳动与生活的场景,相当于
4、西周早年的百科全书,一幅幅的风情画。七月的艺术特色:1、循环反复、重章叠句。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复沓的章法是诗经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又叫重章叠句,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吟唱。其作用在于: 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表现:在具体的字词的更换中,或用递增法,或用递减法等,总是曲尽其妙。)2、首章以 鸟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一下子把读者带进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同时它也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调,提示了总纲。3、这首诗却 以叙事为主 ,在叙事中 写景抒情 ,形象鲜明,诗意浓郁。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 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
5、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4、掌握的知识点: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其中,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季的变化来加以表现真实的生活。这首诗正是采用赋体,如豳风七月即以直接叙述农夫们的衣食住行和描写四卫风氓也以叙述和描写的手段写出了弃妇的遭际和复杂的心理情感。5、诗经按体裁分类:周族史诗 (记住笔P5 五篇篇名: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大雅生民(不用背,可能考)书 P43每章主要内容见笔生民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分析)P6诗共八章,每章或十句或八句,按十字句章与八字句章字领
6、起,格式严谨。前后交替的方式构成全篇,除首尾两章外,各章皆以“诞”四言体是大小雅中的叙事诗中最常见的句序,一般是两句一行,四句独立成章。例如“载A 载 B”句式在大小雅叙事诗中出现频率较高。 例如大雅生民首章有“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两句,分别都用到这个特殊句式。其中, “震”与“夙”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震惊”和“恐惧” , 组成“载A 载 B”句式后,就将姜塬当时又惊又怕的复杂心理完整地表现出来了。而 “生”与“育”则是两个按既定次序相继发生的动作,组成“载A 载 B ”句式后,则将原本应由两个相互继起的递进复句组合成一个单句的形式简约的文字,简要概述了
7、后稷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这个事实。,从而加快了叙事的速度,通过非常欢迎下载第 1 页,共 14 页精品学习资料此外,类似于“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 强诗歌韵律感 也有着积极的作用。精品学习资料调整叙事节奏、增大雅绵 )”之类的句式,对于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歌颂先祖的功勋,抒发了周民对先王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了治国思想,也是周人史诗的主要内容。6、诗经按体裁分类:战争、徭役诗战争诗:小雅采薇(要背要考)书P28( 1)采薇解题:描写戍卒在出征归途中对玁狁(xian yun )即匈奴战争的回顾及其哀怨,表达了诗人忧时之情。属于反映对
8、外战争诗,作品中表现出抵御外侮和思念家乡的矛盾之情。( 2)采薇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 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3)采薇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分析)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倒叙手法的使用。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 写起。诗歌十分 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
9、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句式四言为主,大多重章叠句。循序渐进,带有很强的节奏感。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舒卷徐缓 。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 式, 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起兴作用。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读来又显得 回环往复,节奏重章之叠词 申意并循 序渐进的方结合作品: “薇亦作止” 、“柔止”、“刚止”, 循序渐进, 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末景
10、情景交融。后四句为什么戍役难归的问题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 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 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暗示时间的流逝,( 4)体味 “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这两个诗歌意象的艺术意境:1、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 这是 写景记时 ,更是 抒情伤怀。、“来”与“往” 、“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
11、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今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3、“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 (忧伤之一)又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加深了他的忧伤。 “行道迟迟” ,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子的担忧(忧伤之二) 。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 5)试析为什么“杨柳依依”( 6)清人王夫之以“以乐景写哀“雨雪霏霏”两诗歌意象一经创造,便如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 ,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以哀景写乐 , 一倍增
12、其哀乐”之语评采薇“杨柳依依”四句的艺术效果。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论述理由。答:1、 对比,通过昔盛今衰对比,强调突出眼前的悲凉。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结合作品: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2、 叠词使用,反复吟唱,情感倾露无疑。这种叠词描声摹状效果极好。3、 融情于景, 昔盛杨柳绿,今衰淫雨飞。短短4 句诗,看似平淡,却娓娓道来,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完美的写出了一个士兵退伍时以依依的杨柳来象征离别的不舍。同时,又用雨雪交加来形容归来的凄凉。这句诗非常悲喜交集 ( 更多的是悲 ) 的心情 。4、这四句 对偶匀称 ,
13、写景状物皆生动传神,意境深远,同时引情如景 ,又蕴涵儿女情长及暗喻战争的残酷。战争诗:豳风东山 (不用背要考)书P26( 1)东山解题: 东山描写一新婚不久就出外远征,多年未归的士兵回家途中思念家人 的情景,也表现了战胜归来的喜悦之情 。同时也表现了( 2)东山的艺术特色:对战事的厌倦,对和平的生活的渴望。就 内容 看,这是一篇 行役诗 。欢迎下载第 2 页,共 14 页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1 、全诗四章,章首四句叠咏,文字全同,起到了 咏叹的作用 ,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将诗中所有片断的追忆和想像,也是 情景交融 ,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浑融完美的艺术整体。咏的是士卒在归来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气
14、。以乐景写哀为每章后面几句的叙事准备了 一个颇富感染力的背景。2 、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句为总纲。层层推进 。一章写将归,二章写归途,三章写归至(到家 ),四章写归后,而是以重叠的前四3 、运用丰富的联想皆有情貌无遗的描写。7、诗经按体裁分类:。诗中有再现、 追忆式的想像 (如对新婚的回忆),也有幻想、 推理式的想像 (如对家园残破的想像),爱情婚恋诗弃妇诗:卫风氓 (要背要考)书P26( 1)卫风氓 解题: 作品以一个被抛弃的女子的口吻,叙述自己从与丈夫相见相恋到结婚成家、最终被抛弃的经过,表达了 受骗的悔恨与痛苦,同时也含有 告诫年轻女子“无与士耽”之意。( 2)卫风氓的艺术特色:1、以赋
15、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2、塑造了两个性格对比鲜明的人物。首先是弃妇的形象,她本是一个 纯洁、善良的美貌少女,诗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象地写出了这位青春少女的形象。她爱过“氓” ,并且对他一往情深,嫁给“氓”后,她幻想着”及尔偕老”,过上好日子,因而一心持家,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直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失去了青春美貌。而此时,“氓”已变心,对她虐待“至于暴矣”。她孤苦无助却被兄弟讥笑,心中的悲苦无人可以诉说。但不幸的遭遇锻炼了她 坚强的性格 ,悔恨之余,她采取了与“氓”决绝的态度,表现了她的反抗精神 。这是一个 既令人同情又令人佩服的弃妇形象
16、。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氓”的形象。他本是一个抱布换丝的小商贩 ,凭着花言巧语博得少女对他的爱,而当他们结婚后,他却把大量的劳动压在妻子肩上,等到妻子失去了青春美貌,他又狠心地抛弃了她。伪、薄情与弃妇的善良、痴情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氓”的虚3、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4、运用借代修辞。 氓诗人用氓住的地方“复关”代表氓,用“总角”代表幼年。以送行之远、乘垣望关表多情。以车来贿迁表同居,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表大归。以“三岁”表多年,以“二三”表反复。人寻味的效果。收到语言隽永,耐5、运用顶真修辞。如“抱布贸丝,匪
17、来贸丝”,“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及尔偕老,老使作用都是加强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都是氓诗中的顶真句。蝉联词不一定都在句首,有的在句中,诗的音乐性。8、知道诗经对政治的两种态度:一是赞美。二是讽刺、劝谏。见笔三、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一)、名词解释:见名词解释归纳P8.(诗经中的政治美刺诗 )1、尚书:知道名词解释、上古帝王之书、内容、概括思想倾向、地位:散文诗的开端2、春秋:编年体史书;名词解释春秋、“春秋笔法” ;叙事成就:开创了严谨的叙事格式3、左传:知道名词解释;注意思想特点:注意战争描写4、晋公子重耳之亡人物性格及艺术特色:(熟悉书 P68)( 1
18、)晋公子重耳之亡解题:时代的一位重要人物。( 2)人物性格: 重耳:贪图享乐、养尊处优记载了晋公子重耳出奔、流亡到回国夺取政权的经过。重耳后来称为晋文公,是春秋的贵族公子哥儿春秋时代显赫一时的霸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历经磨难,才具有担当大任的资历。流亡中的屈辱、困苦、安乐的体验,使他明白了身在宫廷、耽于逸乐所不可能明白的人生真谛,在身、心两方面受到陶冶和磨炼。忍耐公子重耳,在向农夫讨食时得到的却是土块,能够收鞭息怒,将土块当宝物收起。赵姬:深明大义,知书达理的女性形象在宗法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春秋时代,面对激烈的争嗣斗争,赵姬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态度。她,本有子息可以承嗣, 却
19、不待宠专位,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仅请回赵盾,并主动让出嫡嗣之位。 正是她的宽容大度、唯才是举,为晋国觅得了一位难得的贤相,为晋国霸主地位的巩固做了间接的重要贡献,昭示了她深名大义、知书识礼的光辉形象。重耳在狄的妻子季隗&齐国的妻子姜氏:忠心耿耿,具有理性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愿意牺牲儿女私情,成全重耳的国家大事。季隗支持重耳的计划,不仅对重耳“将适齐”没有丝毫的阻扰,而且还忠心耿耿地表示等待重耳而不另嫁他人。欢迎下载第 3 页,共 14 页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姜氏则在重耳似乎安于安逸生活的时候,明白重耳的大事。于是与子犯商量,把重耳灌醉后将其送走,充分体现了一个妇道人家难得的理性精神。 怀嬴:敢
20、于追求人格独立、争取自身地位的妇女人物“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在封建的春秋时代,妇女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而传统以来的妇女也是忍受屈辱的。在这里,怀嬴之举实在令人叹服。叹服其敢于追求人格独立、争取自身地位的的举动。她意识到秦国与晋国地位的平等,由这种壮地 维护自身人格,争取自身地位。( 3)艺术特色: 善于在列国矛盾斗争的旋涡中叙写历史人物。国家间的平等上升为人格的平等。所以,她能够在受屈辱的时候理直气文章善于在对照和映衬中不断深化公子重耳的形象。文章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强化主人公重耳的性格。 全篇基本上是以顺叙和补叙、追叙相结合,而以顺叙为主;在行文中又时而嵌进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21、以加强叙事的趣味性,使历史人物更加有血有肉。5、秦晋崤之战人物性格及艺术特色:(熟悉、上课没讲完书 P68)( 1)秦晋崤之战解题:秦师骄纵轻敌,招致失败。叙述在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举兵袭郑,秦晋两国作战于崤的经过。秦穆公不听骞叔的谏诤,简单总结1.蹇叔谏袭郑2. 蹇叔哭秦师3.王孙满观师4.弦高犒秦师5.皇武子巧词逐客6.原轸力主击秦师7.原轸斥文嬴纵囚( 2)人物形象: 蹇叔:老成持重,远见卓识,忠心耿耿 先轸:多谋善断,忠直刚烈秦穆公:刚愎自用,知错能改8.秦伯痛哭并认错弦高:忠心爱国,机警灵活晋襄公:优柔寡断,纳谏如流 王孙满:观察敏锐,聪颖过人( 3)本文着重记叙崤之战的前因后果、意图
22、何在?抓住首段“蹇叔论战”末段“秦伯哭师”,并结合其各段进行分析。答:秦穆公总结失败的教训,曾说原因是“孤违蹇叔”。全文以“蹇叔论战”为纲,旨在用事实证明蹇叔具有战略眼光和军事远见。文章通过崤之战的历史事实,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骄纵轻敌,必败;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4)文章作者对秦、晋、郑三国持怎样的态度?在秦偷袭郑这件事上,作者抑秦扬郑。秦潜师袭郑不义;郑国内部团结一致,并果断地采取措施,作好战备准备,使秦的野心未能得逞。在秦晋崤之战中,作者抑晋扬晋。秦“劳师以袭远”,给晋以可乘之机;晋能在经过激烈争论后作出正确决策,不失时机地歼灭秦军。招致后患;秦能吸取教训,鼓舞士所,重整军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文学 期末考试 复习 重要 重点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