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核心素养“数感”的认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浅谈我对核心素养“数感”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对核心素养“数感”的认识.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我对数感的认识一、数感的内涵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数感表示着一个人在数、数字和运算具有意义观念。二、数感的价值数感的建立,能帮助学生对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有一个直观生动而深刻的理解。它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用以分析
2、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真正懂得数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学生总是感觉到学校里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的应用并无多大联系,大部分内容很难用于实际生活。所以培养学生建立数感,并不是简单的可有可无的事情。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对数学全面、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使他们能亲身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三、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1、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培养数感。低年级的数的概念的教学,对孩子们来说很抽象,所以在教学中,我喜欢利用孩子们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活动等途径来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长度单位教学时,我这样导入,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
3、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这时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数感。 2、在游戏中培养数感。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游戏是孩子们很喜爱的活动。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后,我组织同桌学生进行“猜数字”游戏活动,先让一位学生从自备的1120数字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然后让同桌的另一位同学猜“我拿的是几?”猜数的同学如果说出的数比卡片上的数大,手持卡片的同学就说:“大了”;猜小了,就说:“小了”,直到猜对为止,然后再交换进行。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1120各数之间相对的大小关系,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3、在动手操作活
4、动中培养数感。孩子们都有爱动的天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我们的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在喜欢的活动中,在亲身的实践中学习。如在认识米,用米量的教学中(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我设计了 这样的活动:(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 目的是让孩子通过操作活动感受1米到底有多长,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4、在应用中升华数感 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
5、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强化数感。在学生学过10的认识和相应减法后可以将生活中现象与数学联系起来创设这样问题:妈妈请你用完10元钱买早点,你准备选择那些物品?有什么理由?个面包,三只鸡蛋,两跟红肠分别是:2元 1元 3元一瓶牛奶,一斤水果,一碗混沌分别是:7元6元1元三碗面条,两块蛋糕,一块巧克力分别是:8元4元5元四根油条、三个大饼、250克牛肉分别是1元1元9元。在教师组织下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引导说出不同的策略,最后要求用式子表达10的组成(1)有两个数的组成109+1=108+2=107+3=104+6=105+5=102)三个数组成10361=10442=102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核心 素养 认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