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生态工程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生态工程课件.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51生态工程一轮复习考纲要求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2.生态工程的实例()。考点一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01考点二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02NEI RONG SUO YIN内容索引考点三 生态工程的实例03重温高考演练模拟05学以致用04考点一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基础梳理1.生态工程概念涉及学科 和系统学等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 、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 、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结果提高生态系统的 ,促进人类社会和 的和谐发展特点是一类 、多效益、 的工程体系生态学系统设计修复重建生产力少消耗可持续自然环境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 的规律,充分发
2、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_和 的同步发展。3.生态经济(1)实行原因: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 、土壤和 ,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2)原则: 。(3)特点:一个系统产出的 ,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4)手段: 。物质循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大气生物资源循环经济污染物生产原料生态工程(1)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而食物链则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因此食物链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又是一条物质传递链,从经济上看还是一条增值链。4.关于
3、生态农业的分析(2)生态农业的优点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化肥用量,减轻环境污染。降低农业投入,收获多种产品,增加经济效益。(3)生态农业常见类型桑基鱼塘模式:人工建立的高产稳定的农业生产系统,做到蚕粪养鱼,鱼粪肥塘、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沼气农田立体养殖模式:通过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光照、气体和水肥等因素,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度提高粮食、蔬菜和水果的产量和质量。沼气农田立体养殖模式桑基鱼塘模式学以致用1.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A.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B.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D.无污染原则和生态工程2.
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B.能有效降低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C.遵循物质循环规律,实现废弃物资源化D.生态工程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道路考点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基础梳理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_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 _稳定性及系统生产力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单纯林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非常高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物数量不超过 ,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过度放
5、牧等物质循环无废弃物抵抗力环境承载力整体性原理 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 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桑基鱼塘系统 原理: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珊瑚礁上的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社会经济自然决定功能整体性整体性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的比较 整体性原理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如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 系统整体性原理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目的是保持系统
6、有很高的生产力,具体的说指互利共生的生物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如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地衣植物中藻类和真菌等。学以致用1.(2019广州模拟)下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2.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系统整体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以上都不是学以致用考点三生态工程的实例及前景1.生态工程实例(连线)知识梳理2.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1)“生物
7、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人与_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2)发展前景:我们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即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_效益的结合。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食物链(网)的“相接”与“加环”(1)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食物链(网)的“相接”。例如,在稻田养鱼的农业生态工程中,鱼与水稻属于不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但在人为调控下,将一些草食性鱼、滤食性鱼和杂食性鱼的鱼苗放养在稻田中,使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有所改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更为合理。(2)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二是食物链(网)的“加环”。“加环”可为未被利用的能
8、量部分找到出路。例如,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等,其残余物用来培养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后的残余物再用来养殖蛆蛹,蛆蛹粪再作为优良有机肥还田等。深化拓展(1)该生态工程能将蚕沙、蔗叶等变成鱼类的饵料,塘泥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甘蔗、桑树的光合作用提供无机营养,这一过程不但实现了废弃物的_,而且体现了_的“循环经济”原则。1.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创造了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如图所示。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命题探究资源化生态经济(2)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_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3)
9、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与改造前的传统耕作方式比较,主要的优点有: (至少答2点)。抵抗力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等2.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模式: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如图为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生产者、分解者(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在营养结构上具有_的特点。(3)蚕粪等进入鱼塘经过_的作用,形成了_,被植物利用。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食物链短分解者无机物重温高考演练模拟1.(经典高考题)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请回答问题:(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无氧和有氧(或细胞)(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所固定的 能。群落一生产者太阳(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