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道德与法治—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38).doc
《中学道德与法治—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3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道德与法治—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38).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法治观念,践行法治理念,尊法守法,追求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能力目标:理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的意义。知识目标: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规定,知道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教育专册的设计,是基于国家的教育要求,基于大中小法治教育体系的规划,基于对初中阶段法治教育对学生未来生活影响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全面介绍宪法的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本课的内容主要阐明宪法
2、的核心价值追求,即“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宪法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划定了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界限,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难点:人权理想变成现实。三、学情分析随着学生生活领域的扩展、生活经验的增长以及行为能力增强,他们不仅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面对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还要作为公民,在国家生活中面对和处理与国家的关系。八年级学生生活环境相对单一,学校与家,两点一线。他们与社会接触较少,对社会的关注缺乏理智精神,与法律和宪法的距离比较遥远。更多的学生认为:不违法就和法律没有关
3、系,对宪法的了解仅停留在名称层面。四、教学过程请你思考:请你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新的学习:什么是宪法?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为什么说我们有尊严的生活要由宪法予以保障?为什么说国家权力的运行规则要由宪法做出规定?运用你的经验:走在大街上,我们总能看到大街小巷,有一些地方悬挂着国徽。国徽作为一种国家标志,是不能随意悬挂的。请你认真地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国家机关悬挂国徽?为什么这些地方要悬挂国徽?你知道国徽的内涵吗?小结:我们能看到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南海、外交部、警察局、派出所等政府机关是必须悬挂国徽的。国徽是一种国家标志。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道德与法治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38 中学 道德 法治 B2 课程设计 制作 方案 教学 设计 国培微 能力 认证 优秀 作业 38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435084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