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一、积累运用(30 分)1、用正楷字把下面诗句抄写在田字格里。(5 分)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2、用课文原句填空,添字、漏字、错字不得分(10)(1)潮平两岸阔,。(王湾)(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3)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4),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5)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使用错误 的一项是()( 3 分)3、下列句中成语A.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
2、忘返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 处心积虑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B.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话邮票。200 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 的安徒生童C.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义死灰复燃 。60 周年之际, 有识之士特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D.4、下面字音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酝酿( ynning)薄烟 ( bo济南着 (zhu)落贮 (zh)蓄yan)B、澄 (chng) 清静谧 (m)吝啬 (lin se)瘫焕 (t n hun)侍(sh)弄C、诀 (ju )别淡雅分歧 (q)黄晕应和 (h)D、莅 (l)临憔 (qio)瘁烂漫匿(n)笑
3、祷 (do)告5、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 分)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1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令尊指 - 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指尊称对方的母亲;家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哥哥。B、观沧海原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者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C、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选自其“方正”篇轶事, 以短篇为主,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4、。陈太丘与友期D、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北京市人民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我们学过的秋天的怀念是他的代表作。6、名著阅读朝花夕拾(6 分)(1)鲁迅先生为什么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2)衍太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对她的态度有没有过什么变化?(3)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二、阅读感悟(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7 8 题( 5 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7、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好处?请简要分析”,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
5、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6 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乙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 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
6、?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2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注释 吴起 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俟 等待。 欤 y 句末语气词。9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 分)尊君在不?诺,期返而食。10解释下列句中横线的字词:(4 分)陈太丘与友期行相委而去故人来,方与之食恐其自食其言也11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期日 / 中B对 / 子骂父C下车 / 引之D故人至 / 暮不来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13读了 甲 段和 乙 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
7、你对“守信”的看法。(4 分)(三)阅读五猖会片段,完成14 16 题。( 9 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 四面一看, 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这所谓 “书” ,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
8、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 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3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
9、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 天气很晴朗。 母亲, 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14 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3 分)15.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3 分)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16 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0、(3 分)(四)阅读秋天的怀念一文,完成17 21 题。( 14 分)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 ;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A】母亲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11、咱娘儿”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 “唰唰啦啦” 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偏说那杨树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 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次 月考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