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施工方案三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下室施工方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施工方案三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下室施工方案三篇-正文内容开始- PAGE PAGE 1 地下室施工方案三篇 地下室施工方案(一):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公司开发的十二层民用建筑,位于xx路。总建筑面积为6075、46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616、66平方米。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附加层为非焦油聚氨酯,厚度要求不小于2、5毫米。底板大面积保护层为40厚C20混凝土,地梁处为7厚聚合物水泥砂浆。外侧墙保护层为30厚聚苯乙烯泡沫。 第二节:施工准备 一、材料准备 1、聚氨酯防水涂料 聚氨酯防水涂料及构成防水涂膜的质量应贴合下列要求: 固体含量:不小于94%; 拉深强度:不小于1、65Nmm2; 断裂延伸率:不小于3
2、00%; 柔性:-30°C弯折无裂纹; 不透水性:0、3Nmm2,30min不渗漏。 2、聚酯纤维无纺布 由聚酯纤维加工而成,主要做涂膜的增强材料,规格6080gm2,拉力100N50mm,延伸率20%(横向)。 3、聚苯乙烯泡沫板 由聚苯乙烯发泡成型制成,用来做混凝土外侧墙防水保护层。其主要技术性能应贴合下列要求: 拉深强度:不小于0、2Nmm2; 断裂延伸率:不小于100%; 直角撕裂强度:不小于23N25mm; 吸水率:不大于0、6%。 4、辅助材料 主要包括二甲苯(稀释剂和机具清洗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促凝剂)和苯磺酰氯(缓凝剂)。 5、机具准备 主要施工机具包括电动搅拌器、
3、拌料桶、油漆刷、弹簧秤以及消防器材等。 二、基层准备 1、基层表面必须平整光滑,不得有疏松、砂眼或孔洞存在。如有上述现象存在时,应抹水泥砂浆找平,采用掺入水泥量15%108胶或聚醋酸乙烯乳液调制的水泥腻子填充刮平。 2、与有穿墙套管时,套管按规定安装牢固,收头圆滑。 3、需要施工防水涂膜的基层表面必须干净干燥。 第三节:施工工艺 涂膜防水的施工分两部分施工,即混凝土底板防水和侧墙防水。 一、清扫基层 把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认真清理干净。 二、涂刷基层处理剂 将聚氨酯甲、乙组分和二甲苯按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再用长把滚刷蘸满该混合料,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上。涂刷时不得或露白见
4、底,涂刷量以0、3kgm2左右为宜。涂后应干澡5h以上,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三、涂膜防水层的施工 1、涂膜材料的配制 聚氨脂涂膜防水材料应随用随配,配制好的混合料宜在2h内用完。配制方法是将聚氨脂甲、乙组分按1:1、5的比例配合,注入拌料桶中,用电动搅拌器强力搅拌均匀备用。 2、涂膜防水层的操作工艺 用刮板或滚刷刮涂配制好的混合料,顺序均匀地涂刷在基层处理剂已干燥的基层表面上,涂刷时要求薄均匀一致,对平面基层以涂刷34遍为宜,每遍涂刷量为0、81、0kgm2,对立面基层以涂刷34遍为宜,每遍涂刷量为0、50、6kgm2、防水涂膜的总厚度以不小于2mm为合格。涂完第一遍涂膜后,一般需固化5
5、h以上,至指触基本不粘时,再按上述方法进行下道涂刷。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凡是底板与立墙相连接的阴角部位,应铺设聚酯纤维无纺布进行增加处理。具体作法是在涂刷第二遍涂膜后,立即铺贴聚酯纤维无纺布,并使无纺布平坦地沾在涂膜上,在无纺布上再刮涂混合料,滚压密实,不允许有皱折或空鼓现象存在。经过5h以上的固化后,方可涂刷第三遍涂膜。 3、平面部位撒砂子隔离层 在平面部位涂刷最终一遍涂膜后,即在其上均匀撒上一层细砂。使用的砂子应为细砂,使用之前应过筛,以防有石子或过大的砂粒破坏防水涂膜。 4、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在细砂保护隔离层上,直接浇筑40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作刚性保护层,施工时必须防止机具或材料损
6、伤油和涂膜防水层。如有损伤现象,必须用聚氯酯混合料修复后,方可继续浇筑细石混凝土,以免留下渗漏水的隐患。完成刚性保护层施工后,即可根据设计或规范规定,绑扎钢筋并进行结构混凝土的施工。 5、立面粘贴聚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 在立面刮涂的涂膜完全固化,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再均匀刮涂一遍涂膜,在该遍涂膜固化前,应立即粘贴3mm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片材作软保护层。粘贴时要求泡沫塑料片材拼缝严密,以防回填灰土时损伤防水涂膜。 6、回填灰土 完成软保护层的施工后,即可按照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分步回填三七或二八灰土,并应分步夯实。 四、防水接点施工图 五、工程验收 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2
7、2)涂料防水层要求验收。 第四节:质量保证措施 一、聚氯酯防水涂料保证质量的关键是:配合比正确,搅拌充分,根据气候条件随拌随用;薄涂多刷,确保厚度,涂刷均匀,养护充分。 二、严把材料关,防水材料的资料(包括产品合格证、防水材料准用证及防伪标志等)要齐全,材料进场后应现场进行抽样复检。 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施工前对全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精心进行施工。 四、基层要满足防水施工要求,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涂料施工。 五、在浇注混凝土保护层过程中,不慎损坏的防水层要及时修补。 第五节: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用的材料必须用密封的容器包装,存放材料的库房和施工现场应通风良好。 2、存
8、料、配料和施工现场必须严禁烟火。 3、每次施工用完的机具要及时用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4、材料库房及施工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 地下室施工方案(二): 一、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 地下室的防水效果设计,其中涂脸防水层的施工是很重要的,施工九层基层检查验收→工作面移交→节点部位附加层→大面涂刮聚氨脂防水涂料→检查、修整→工作面移交。然后就是作业条件的说明。基层在基层已贴合以下条件,并办理验收、工作面移交手续;基层平整度、排水坡度均贴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阴阳角已做成圆弧形或钝角;基层养护时间到达规范要求;基层表面干燥、清洁、光滑、平整、密实。 地下室施工方法
9、是先节点,后大面;先远处,后近处。即所有节点附加层涂刮好后,方可涂刮大面防水层。先做较远的,后做较近的,使操作人员可是多踩踏已完工的涂漠。施工区域用彩带围挡分隔(周围供给必要的通道),禁止无关人员行走践踏;然后是涂料按照产品组分配比混合充分搅拌均匀。 在涂刷前,要先对基层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施工的时候分分3遍进行,每层厚度为0.5mm,每层涂刷时交替改变涂刷方向,在垂直的方向上反复,上层应在底层表干,但未实干时施工(两层之间约间隔4小时);每遍涂刮应均匀,不得有露底、漏涂和堆积现象;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为3050mm。防水层的施工缝(甩茬)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取120,接涂前,
10、应将其接茬表面处理干净。 在涂膜前的时候,阴阳转角做成半径60的圆角或斜边长85的钝角。在转角部位,以转角为中线,加涂附加防水层(施工同大面防水做法),厚度1.5mm,内加玻纤布加强,附加层上返250mm高;涂膜防水层收头采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再用密封材料封严。附加层:在转角、管根、落水口等部位,做好节点附加增强处理,并加设玻纤布胎体增强材料。 涂膜防水层采用冷施工。由于有溶剂挥发,现场严禁烟火,须切实做好防火措施,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材料存放处必须坚持阴凉通风,严禁烟火。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基层表面干燥度检查。将一块1m2左右的卷材平铺在基层上,在正午的阳光下静置2-4小时后掀开检查,覆盖部位和
11、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 二、地下室防水做法设计基本要求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方案,应当遵循以防为主,以排为辅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设计先进,防水可靠,经济合理。可按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表的要求进行设计。 (二)一般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外墙主要抗水压或自防水作用,再做卷材外防水(即迎水面处理);卷材防水做法,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施工。 (三)地下工程比较复杂,设计时必须了解地下土质、水质及地下水位情景,设计时采取有效设防,保证防水质量。 (四)地下室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设计应当研究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防水效果。 (五)地下室设防标高的确定,根据勘测资料供给的最高水位标高,再加上500
12、mm为设防标高,上部能够做防潮处理,有地表水按安全防水地下室设计。 (六)地下室防水,根据实际情景,可采用柔性防水或刚性防水,必要时能够采用刚柔结合防水方案。在特殊要求下,能够采用架空、夹壁墙等多道设防方案。 (七)地下室外防水工作面时,可采用外防内贴法,有条件转为外防外贴法施工。 (八)地下室外防水层的保护,能够采取软保护层,如聚苯板等。 (九)对于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埋件等薄弱环节要精心设计,按要求作细部处理。 相信你们对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以及地下室防水做法设计基本要求有所了解了吧,业主必须要请专业的人员进行防水堵漏,不要因为一时贪图小便宜,防水堵漏的工作没有做好,就会在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室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