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精选).doc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精选).doc(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一、 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 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教学目标1掌握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米、1 厘米的长度观念, 知
2、道 1 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 2 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
3、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难点:角的初步认识和数学广角中的相关知识。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1 页,共 94 页四、教具准备:乘法口诀表、钉子板、口算练习表等五、全册课时安排: (约 60 课时)(一)、长度单位( 4 课时左右)(二)、100 以内的加、减法(二)( 13
4、课时左右)1、两位数加一位数3 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课时左右.5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时左右.4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三)、角的初步认识(2 课时左右)(四)、表内乘法(一) (13 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 2 6 的乘法口诀5 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 3、 4 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 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五)、观察物体( 4 课时左右)(六)、表内乘法(二) (13 课时左右)7 的乘法口诀.5 课时左右8 的乘法口诀.3 课时左右9 的乘法口诀.4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摆一摆.1 课时左右(七)、认识时间
5、( 3 课时左右)(八)、数学广角( 2 课时左右)(九)、总复习( 4 课时左右)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2 页,共 94 页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1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初步建立1 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教学难点:建立1 厘米的
6、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1 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一)介绍“ 1 拃”的长度。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 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2教师示范 1 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三)汇报交流。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讨论 :“ 1 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 “1 拃”。(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
7、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四)统一长度单位。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 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课件播放教材第2 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实践中认识厘米(一)认识尺子。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课件出示尺子图,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结合课件进行说明。1刻度线。同时请同学们拿出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8、。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3 页,共 94 页( 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 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 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二)认识厘米。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2认识 1 厘米。1 厘米,“厘米”是一个长cm”。(板书:厘米cm)( 1)你知道1 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 厘米。( 2)学生汇报找法。 (0 1 之间、 23 之间、
9、3 4 之间结合课件进行。的长度。 )学生回答时( 3)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3感知 1 厘米的实际长度。1 厘米。( 1)同桌互相比划( 2)闭上眼睛想一想1 厘米。1 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 厘米,用1 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 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1测量纸条的长度。( 1)学生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1 厘米。( 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边演示边解释: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
10、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 厘米。3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三、练习中巩固新知(一)读物体的长度。 (课件播放教材第4 页“做一做” ,适当补充)1读铅笔的长度。 ( 0 8 厘米)2读橡皮的长度。 ( 0 4 厘米)3读小刀的长度。 ( 0 5 厘米)4读小棒的长度。 ( 3 12 厘米)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问:小刀的长度有几个 问:小棒的长度有几个1 厘米?1 厘米?1 厘米?1 厘米?(二)估测。(课件出示教材第8 页第 1 题)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三)量一量。 (课件出
11、示教材第8 页第 2 题)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四、小结中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本课在引入时,结合生活中实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的聪明才智。接着再通过观察、比较、比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 厘米的1 厘米的长长度表象, 为进行估测和实际测量打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课件放大度作为标准, 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尺子,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以实际1 厘米的长度作标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4 页,共 94 页准。再通过学生讨
12、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并通过读、估、量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注意当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0刻度时应该怎样求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2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 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 米的实际长度表象。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 米 =100 厘米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建立教学难点:理解1 米的实际长度表象。1 米 =100 厘米。教学准
13、备:米尺、学生尺、长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复习提问。1 米长的绳子等。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数据用什么作单位?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学生边演示,教师边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 对准铅笔的左端。 )课件出示:(二)引入新课。1 比赛测量速度。(1)找一生和教师同时测量黑板的长度。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学生测量黑板下沿长度,老师测量上沿长度。)( 2)课件出示主题图,你们认为这样的测量比赛公平吗?为什么?(老师的尺子长,方便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 生困惑,积极主动认识米。 】2量
14、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书:认识米)二、亲历过程,探究新知(一)认识米。1 米。点明课题:认识米。 (板1观察米尺,看一看1 米有多长。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5 页,共 94 页2教师为每四人小组准备一根1 米长的绳子,让学生拉直感受1 米有多长。3找身体中的米尺。 (小组合作交流)( 1)几个脚的长大约是(2)几拃的长大约是1 米?1 米?(3)从脚底往上,大约到什么位置是1 米?(4)双手侧平举是否大约是1 米?(注意学生身高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长度时,可
15、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 米? ( 生举例说明)5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 生举例说明 )6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二)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m”表示。(板书:米m)11 厘米到底有多长?让生用手势表示21 米有多长?学生用手示意一下。3估测 1 米有多少厘米。4小组合作活动:( 1)活动要求 : 两名同学拉直小组内长。1 厘米的长度。1 米长的绳子,其他人合作,用厘米尺测量绳( 2)经过测量发现:1 米有 5 个 20 厘米,即: 20+20+20+20+20=100(厘米)5课件演示测量过程。还可以直接出示米尺放大图,10 厘
16、米 10 厘米的数, 得出结论。6引导学生归纳米和厘米的进率: 三、尝试练习,应用提升1 米=100 厘米。(板书: 1 米 = 100 厘米)(一)量一量。 (教材第 4 页的“做一做”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 米,接着量出2 米、 3 米(二)量一量,填一填。 (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的第3 题)本题需要先量出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推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实物长要能大概估算出结果即可。1 米。推算较难,只(三)估一估。 (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的第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4 题)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 米有多长。 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可以找一找,量
17、一量。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 米的物品, 课后同学们反思本节课,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既复习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又为接下来的测 量黑板的长度打下基础。接着通过观察、比划、测量、估计深化对米的认识,逐步形成1 米的实际表象。再通过对1 米等于多少厘米的猜想,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让他们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研究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深化 1 米的实际表象。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3 课时)教学目标: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6 页,共 94 页1通过游戏、观察、实践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量线段和按要求画整厘米的线段。2让学生在操作中,形象、直观
18、的感受线段的特征。3尝试同学互助的学习方式,会用语言正确阐述发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欣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 目标解析: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体验线段是直的。在一系列的找一找、摸一摸、 量一量的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验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特征,为后面的画线段 作好铺垫。 “我是小小设计师”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将所学知识与图形有机 地结合起来,感受数学美,从而想学、乐学。教学重、难点: 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根教学过程:30 厘米的绳子,一把尺子( 厘米尺 ) 等。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9、一)游戏 名称:玩绳子。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状。 学生汇报:摆放出绳子的形状,特点。(如果有学生摆出直的,则直接导入新课。如果没有,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直的,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二)板书:直的(三)导入新课。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天这节课,我们一 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四)学生动手拉一拉,说说拉直后是什么?(线段) 强调两手之间直的一段看成线段。(五)板书: 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一)找一找,摸一摸:寻找生活中的线段。1小组合作,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2全班汇报。(注意纠正学生口头叙述的错误,保证叙述的
20、准确性。)3课件依次出现黑板、桌子、书。它们的线段在什么地方?4学生边回答,电脑边演示。(抽出线段)5教师小结: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6欣赏生活中的线段。(课件演示)(二)找一找,量一量:线段可以量出长度。1出示书第5 页的三条线段,它们都是线段,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小组探究,全班交流。3教师板书:都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4你们真是好眼力。既然线段可以量出长度,请量一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5独立完成,小组交流。6全班汇报。让学生口述量的方法和过程,说说要注意什么。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7 页,共 94 页7教师小结:量线段时,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刻度线对齐,看线段的另一端
21、对着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三)我是小小设计师:画线段1在纸上设计一条3 厘米的线段。看谁设计的样式多。2展示学生的作品,表扬设计好的学生。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画的。3教师讲解示范后,教师小结。4教师小结:画线段时,从尺的刻度竖着、斜着画,只要是直的就是线段。0 开始画起,画到3 厘米的地方。不论横着、5 你们还想设计多长的线段,自己画一画。6同桌检查,再画一条跟同桌一样的线段。7(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画法的错误。)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一)教材第5 页的“做一做”第1 题。1主要从曲和直的特征上去区别线段。2要求学生可以口头说明判断的原因。(二)教材第5 页的“做一做”第2 题。1这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反思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