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一)(答案).docx





《八下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一)(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一)(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下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一)(答案)-正文内容开始- 八下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一)(答案) 一.基础知识(3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器皿(mn)?罔不(wng)? 贻余核舟一(y) B. 有奇(q)? 箬篷(ru)?诎右臂(q) C. 弥勒(m)? 中轩敞者(xun)? 石青糁之(s) D. 篆章(zhun)?二黍许(sh)?峨冠而多髯(gun)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B.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 以/其境/过清,不可/
2、久居,乃/记之/而去 3.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子;今义:丈夫的配偶。 B.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假设的连词。) C.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D.余弟宗玄。(古义:你;今义:剩下。) 4.下列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3、。“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6.填空题(3分) 阅读文段,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文言文,很多人初视它如草 ji?,终有一天却发现它似幽篁?。确实如此,阅读文言文,犹如喝下一口泉水,最初只是感到清li?,一fn?回味,才尝出它的甜美;阅读文言文,犹如踏上一条小径,最初只是感到寂寥?,渐行渐远,慢慢就觉出它的深邃?。 7.默写(本大题共8分,每空1
4、分) (1)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表明桃花源中人满足于桃花源内的生活,不想被外界的人打扰的句子是 ,。 (3)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的“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 (4)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 ?。 8.综合性学习(每小题2分,共6分) 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歌。请根据它们所抒发的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_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5、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推移、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这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3)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
6、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有的灿烂盛开。 二阅读理解。(15分) (一)阅读两部分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7、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
8、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姚鼐游媚笔泉记) 霁:天放晴。漎:流水声。嶲(x):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鬣(li):马颈上的长毛。援:攀缘。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 9.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大? 石? 出? 潭? 中 10.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4分) 水尤清冽(?)乃记之而去(?) 被而名之(?)要客九人饮于是(?)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翼乎临于溪右。 12.阅读文,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 13.两文中画线的句子在写作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3分) (二)阅读
9、下面一篇文章,回答文后1317题。(19分) 石头开花 幺妹十三岁时便随父亲去山上拉石头了。她是自愿去的,那天她把自己的花书包塞进了木柜的底层,动作很缓慢,就像藏起了一个梦想。幺妹在采石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我在县一中的教室里埋头苦读,一切都是为了我,我把那份感动和歉疚转化成巨大的动力。 高二那年放暑假回家,在采石场看到了幺妹,个子长高了不少,脸晒得黑黑的。见了我,她兴奋地跑过来,我抓起她的双手,心中蓦地涌起一阵悲哀,幺妹的手再也不是过去那样的柔软细腻了,变得粗糙而瘦硬。幺妹的手曾是那样的灵巧,会做漂亮的剪纸,会用柳梢编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而如今,那双手的灵性全被坚硬的石头磨没了。握着幺妹的
10、手,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幺妹说:“哥,别难过,我这样挺好的啊!” 回到家里,幺妹拿出一个小木箱,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各种颜色的石块儿。幺妹说这是她从采石场上捡的,这些石块儿和别的石头不一样,颜色鲜艳而且石质细密。我仔细地把玩着,果然是与众不同。 开学的时候,是幺妹送我出山,在山口,一直沉默的幺妹用手掸了掸我的衣服,我知道她要回去了。这时,她塞然向前几步,抬起头来望向远远的山外,伸长了脖子,大声地喊了一声,群山回荡着她那充满希望与失落的声音。然后,她便往回走了,一直没有回头。我依然站在那里,咀嚼着幺妹对山外的憧憬,眼泪终于淌下来。 一个月后的一天,幺妹忽然来县城找我。她说:“爸最近忙,让我给你送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下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一答案 第三 单元 检测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