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docx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 八年级(上)物理学问点归纳 引言:探究物理世界的奇妙 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环节): 1. 发觉并提出问题。 2. 作出猜想和假设。 3. 制定安排与设计试验。 4. 通过视察、试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 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相等/不相等) 6. 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 7. 沟通与合作(评估) 第1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
2、但声音并没马上消逝(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接着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电磁波)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振动不肯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 响度 音色 1音调:声音的凹凸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
3、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肯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的声音靠音色) 留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四、噪声的危害和限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阻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
4、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限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6以声消声:新的反噪声术。 五、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沟通,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 3.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呐系统) 4.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5.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六、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老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不行测地月之间距离; 第2章 物态改变 一、物质的三态 1.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通常指的水
6、);气态(水蒸气:水蒸气看不见)。其他物质一般也有三态。物质的三态的形成与温度有亲密的关系。 2.酒精灯的运用:(1)用外焰加热;(2)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3)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4)出现意外时不要惊惶,用湿抹布铺盖。 3.物态改变: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改变;固态、液态、气态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和物体的温度有关。 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温度低于0时,水蒸气凝华成霜; 3、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
7、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4、“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二、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推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行靠; 2摄氏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 (2)摄氏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C;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1C;然后把0C和101C之间分成101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C。 三、常用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
8、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1、 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匀称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2、 温度计的运用: (1) “看”:运用前要视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 “测”: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 “读”: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记”:留意“数字+单位”。 四、体温计 1、 用途:特地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 测量范围:35C42C;分度值为0.
9、1C; 3、 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 体温计的特别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 五、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1.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2.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淌的快慢有关,空气流
10、淌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沸腾:在肯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接着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分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汲取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猛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
11、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6.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四、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改变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分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接着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上升,接着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 (2)接着汲取热量; 5.晶
12、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接着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上升,; (2)BC 物体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3)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上升; (4)DE 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5)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内能削减; (6)FG 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留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肯定相同,这与详细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3、固体和液体吸热升温的速度不一样,因为比热容发生改变。
13、五、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干脆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干脆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1.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改变; 2.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物态改变示意图 第3章 光现象 一、光源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二、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觉);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涯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
14、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 5透亮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确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亮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确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汲取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放射全部颜色的光,黑色汲取全部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望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三、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 一切物体都能放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 (2) 红外线的主要特点
15、是具有热效应 (3)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事强(遥控探测) 2.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能使荧光物质法光;(验钞) (2) 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3)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孩子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汲取紫外线,我们要爱护臭氧层) (4) 地球上自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四、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态与小孔的形态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八 年级 物理 知识点 归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