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 八下24课 唐诗二首 同步练习(答案).docx
《部编版(人教) 八下24课 唐诗二首 同步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 八下24课 唐诗二首 同步练习(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人教) 八下 24课 唐诗二首 同步练习(答案)-正文内容开始- 部编版(人教)八下 24课 唐诗二首 同步练习(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怒号( )?三重茅( )?挂罥( )塘坳(?)? 俄顷( )?布衾( )恶卧( )丧乱()? 广厦( )?大庇( )?突兀( )辗() 车辙( )?两骑( )?敕( )叱()? 系( )两鬓( )苍苍( )泥中歇() 口称敕() 一丈绫( )红绡( )翩翩()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秋天漠漠向昏黑:自经丧乱少睡眠丧乱:? 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
2、厦千万间安: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突兀: 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可怜身上衣正单: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晓驾炭车辗冰辙: 3.填空。 (1)杜甫(712770),字 ,因居少陵,自称 ,因其做检校工部员外郎,称 ,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又称“”?。著名的诗篇有、等。 (2)白居易(772846),字 ,号,唐代伟大的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 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 等。 (3)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
3、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通称“ ”。这首诗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这是一首诗。全诗分为四节,可以概括为第一节: ,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归来倚仗自叹息”,他一叹 。 二叹 ;三叹 。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 。 (4)卖炭翁本诗是一首 诗,也是一首 诗,通过记叙卖炭翁辛勤劳动所得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 。围绕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5)请你写出其他“古仁人”忧国忧民的名句 , 。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者/挂罥/长林梢 B.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C.安得/广厦/千
4、万间 D.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翻译: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 B.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翻译:两上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是穿黄衣服的太监和黄衣服的差役。 C.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翻译: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乌黑。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翻译: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钱。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翻
5、译: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翻译: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翻译: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承受下去。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翻译: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 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不料到了九月,大风破屋,大雨
6、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B.“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诗人对茅草的关注,透露着对现实的焦虑,侧面反映着诗人处境的艰难窘迫。根根茅草的动向都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使人痛苦的心弦。 D.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8.对卖炭翁一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炭翁写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的故事。 B.“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仅仅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 C.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一丈绫” 对比
7、,写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 D.“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 9.理解性默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表明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2)表现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忧国忧民的诗句是,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是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的是 ,。 (7)描写秋天凄凉氛围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 (8)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8、。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 。 卖炭翁白居易 (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2)描写卖炭翁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3)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 (4)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 二.简答题。 1.第一节诗使你想像到了怎样的情景?哪些词语渲染了风的威力?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在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5.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6.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请分别找出,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9、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6分)(2022年河北省中考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人教 八下 24课 唐诗二首 同步练习答案 部编版 人教 24 唐诗 同步 练习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