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测量装置电位变化曲线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相同位置膜膜电位的测量及变化曲线分析电位的测量及变化曲线分析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不同位置(a、b两点)若减小a、b两点间的距离,则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两个波峰重叠,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不同位置(a、b两点)若减小a、b两点间的距离,则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两个波峰重叠,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1.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
2、确的是A.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曲线图B.乙图曲线处于点时,说明d处处于未兴奋状态C.乙图曲线处于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点D.丙图曲线处于点时,甲图a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2.研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如图甲所示。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元的树突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由树突和轴突组成B.神经元维持68mV膜电位时,膜内的K浓度比膜外的高C.乙图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刺激直接引发的Na内流D.乙图电位变化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引发的Na内流3.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
3、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兴奋传到b点时电表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B.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兴奋传递中电流表指针的偏转问题兴奋传递中电流表指针的偏转问题(1)若电极两处同时兴奋,则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如刺激图1中的c点。(2)若电极两处先后兴奋,则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如刺激图1中的a点和图2中的b点。(3)若两电极只有一处兴奋,则电流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如刺激图2中的c点。4.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表A1和A2的两极a、c、d
4、、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表的偏转情况为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在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在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在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5.某生物实验小组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在神经元a、b之间传递的情况(注注:L1和L2距离相等,电流计两微电极的中点为a3,电流计两微电极分别位于a、b神经元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适宜刺激神经元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一轮 复习 课件 兴奋 传导 传递 相关 实验 探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