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docx
《2022年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 老师撰写优秀教案,是老师时常反思、改进自身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老师更为深刻地相识到自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老师自我教化和生长的过程。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驾驭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依次。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实力。 3、培育视察、比较、分析实力,养成仔细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驾驭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依次。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运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2、 一、 复习导入 你会填吗? 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从()算起。 2、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 你会算吗? 60-24-16= 18+27+39= 先让学生说出运算依次,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 师: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细致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了解信息,小组沟通。 让学生说:有人下车,下车25人,有人上车,上车28人。 师: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定,有秩序的先下车再上车。车上原来有67人,依据上下车人数的改变,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让学生把图意连起来说一句话:车上原有67人,下去
3、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慧才智,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 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小组沟通、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比一比,看那种算法更合理、科学。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口述: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说) 探讨: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可以不行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明确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写算式,老师在下面巡察,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几种状况,可出示正确的做法。再出示学生中可
4、能出现的两种状况,由学生推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拓展思维 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做法? 2、教学例4。 先说明和例3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和运算依次。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这道题竖式有没有简便写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6题,第5题。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题老师巡察、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视察了解信息,和同桌沟通发觉。独立思索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刚好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师: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须要留
5、意什么问题?老师引导梳理。 生:仔细思索,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加减混合的笔算试题,在笔算的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驾驭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敏捷、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正确计算的实力和迁移的实力。培育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练习,在特性化及沟通中获得胜利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6、: 驾驭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能敏捷、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实力。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同学去帮助收南瓜,他们分小组进行竞赛,下面是他们竞赛的统计,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组 28人 其次组 34人 第三组 22人 二、新课学习 1.老师: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学生:28+34+23 小组探讨: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老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 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 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
7、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老师:再比较一下28+34+2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8+4+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觉? 引导学生视察比较后回答出: 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 老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引导学生揣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老师:同学们的揣测是否正确呢? 下面请小挚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方法更多、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最终全班汇报。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
8、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 学生汇报后老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 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行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 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投影展示。 主要引导学生列出右面的竖式: 2 8 6 2 2 8 + 3 4 +2 2 +3 4 6 2 8 4 6 2 +2 2 8 4 假如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其次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假如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其次种写法老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老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投影展示。 老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
9、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爱哪种?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其次种写法更简洁一些。 老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 要留意些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困难一些,特殊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殊留意。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老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依据这个情景图,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老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 学生:连减算式。 老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20以内的,85-4
10、0-26是100以内的连减,并且须要退位。 老师:依据我们前面的学习阅历,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老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老师巡察视察,发觉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以下两种竖式计算: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老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简单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让学生发觉最简单做错的地方就是两次相减时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索每步的计算结果。 老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旧要留意进
11、位和退位的问题。 三、结论总结 1.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 3.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 四、全课小结 老师:同学们,在今日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驾驭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娴熟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和检查实力,培育学生的分析推断实力。 重点难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娴熟度和精确度。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36+28+17=65-25
12、-21= 说一说你的计算的方法。 2、猴妈妈摘了52个桃子,小猴把它们运回家,运了两次后,还剩多少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2、说一说图中告知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 A、先算下来25人,车上有多少人。 B、再算现在有多少人。 C、列综合算式。 还有其他算法吗? 3、总结算法: 说一说,在做加减混合计算时应当怎样做?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要进位,不够减时要退位;有时可以用简便写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老师巡察。指名汇报、
13、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老师巡察。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沟通。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爱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 通过今日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相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分辨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实力、想象实力和空间观念。 3、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育学生的
14、协作精神、数学沟通实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念。 重点难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引导学生画角,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指名学生汇报。 师:你能从图中找出角吗? 指名学生汇报,课件闪动角。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相识角及各部分名称 (1)出示三角尺,请大家摸一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发觉。(角有尖尖,角的两条边直直的) (2)谁来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一看?(有学生只摸到角的顶点处) 学生小组内探讨并相互指指看。(学生会
15、指着两条边) (3)视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细致视察,我们得到了很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细致地视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肯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精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习: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比一比,感知角的大小 老师演示滑动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角的大小有什么改变?(点击课件) 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吸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吸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然后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人教 新课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