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与区域发展--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与区域发展--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ppt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域与区域发展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_和边界区域边界有明确的,也有_性质的区域内部的_相对一致1.多种多样的区域(1)不同类型的区域概念: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_和_划定的_。目的标准空间单元形状过渡区域的特点特定性质自然区域的类型按_特征划分的:如中国东部季风区按_特征划分的:如汉语北方方言区按_特征划分的:如中国主体功能区按_目标划定的:如行政区人文综合行政管理(2)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_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_尺度的区域。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_。同一尺度的区域,因面积大小和_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_。大促进地理位置方向小区域地域
2、“区域”和“地域”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但是“区域”是泛指,其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1)区域整体性区域要素构成:自然要素有地质、地貌、_、水文、生物、_等,人文要素有人口、文化、_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_的,有些是_影响,有些是_影响。整体性的形成: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_,使得区域具有_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气候土壤经济影响直接整体制约间接(2)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如_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_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区域关联:主
3、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_实现的。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_及其_、_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区域_是区域关联的基础。地理社会经济流动种类方向差异强度(3)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_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_的发展_,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各区域地理环境的_,也要分析各区域与区外的_。因地制宜是发展变化的:区域各要素的_作用,区域的对外_,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随着技术、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的。自身关联变化整体性关联性联系综合区域差异案例分析a
4、.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纬度30N33N附近大致位于44N48N海陆位置我国_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我国_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类型_气候_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_雨热同期,_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_东部沿海东北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雨热同期大陆性短耕地条件耕地多为_,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_于全国平均水平多为_,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_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以经过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形成的_为主,生产力较高_分布广泛,肥力更高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_有较丰富的_等矿产水田低旱地水稻土黑土贫乏石油高b.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 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_耕作业、水产业_耕
5、作业、畜牧业作物经济作物_、棉花等_、甜菜等粮食作物_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水田旱地油菜大豆水稻玉米、春小麦工业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_,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_,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邻近地区的_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发展变化随着_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口持续增加,_不断调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逐渐由全国的粮食净输出区变为粮食净输入区随着_的改进和气候变暖,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轻工业重工业煤铁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化土地利用结构1.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2.区域差异分析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
6、,区域差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气候差异的形成地貌差异的形成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土壤、植被差异的形成区域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土壤、植被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土壤的质地、厚度、肥力、酸碱度等方面和植被的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
7、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素质、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分布、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气候、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差异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右图)。据此完成13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
8、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中,比较突出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而对区域之间的过渡性关注相对较少,甚至有把区域界线绝对化的倾向。引导考生正确理解区域界线以及河流对地理分异的作用,并进一步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实,是本组题命题的立意。情境来源区域划分、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对比分析。知识载体考查考生将地图上的地理界线与实际地面状况对应的思维转换能力,从而考查考生对地理界线、大河阻隔等地理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解读地
9、理信息、分析实际问题、解释地理现象等的能力。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能力与素养第1题秦岭淮河线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综合了自然(尤其是气候)和人文(如农业)多种_指标划分的;根据材料可知,秦岭淮河线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没有与其相对应的_等自然标志,无相对应的自然河道;南、北方地区的分界处表现为较为宽阔的_地带,两侧的地理差异_。第2题相比山脉,河流的区域分异作用_,且无论从地理角度还是从行政管理角度,都没有苏南和苏北的区域划分;长江下游段江面宽阔,对两岸的区域联系起着_作用,两岸的联系很不方便;材料和本题设问强调“习惯上”,是指较长时期形成的人们因长江对两岸的_作用而造
10、成的群体性的认知。河流过渡综合小微弱阻隔阻隔第3题本题设问限定“进入21世纪”,传达的信息是苏南与苏北之间已建有多座长江_。设问指向“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考生可从时间信息判断,所列各选项中,发生明显变化的因素是_。大桥交通答案1._2._3._CDD2018年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覆盖陕西、甘肃、山西三省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商洛、铜川、平凉、庆阳、临汾、运城等城市,面积10.71万平方千米。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有利于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上图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位
11、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上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整体性差异性关联性综合性A. B. C. D.2.作为区域,关中平原城市群具备的特征有一定的范围和形状没有明确的边界明确的区域特征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A. B. C. D.下图为“我国河南省、江苏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的谷物种植面积及结构图”。读图,完成34题。3.乙省区简称为A.豫 B.内蒙古 C.苏 D.闽4.丙省区比丁省区水稻播种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A.平原为主,地形平坦B.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C.纬度较低,热量较高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区 域 特 征 描 述1.地理位置特征角度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绝对位置根据经纬度来确定该区域的位置和
12、范围半球(东、西、南、北);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极地东风带);地处高纬度(中纬度、低纬度);特殊经纬线(如赤道、本初子午线、180经线等)穿过海陆位置根据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区域的位置大陆的方位,方位临海、岛,地处内部等1.地理位置特征相对位置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区域的位置位于山的东(西、南、北)坡、阴(阳)坡、迎风坡(背风坡);靠近河,位于河的岸,位于河上(下)游,位于干支流交汇处等政治地理位置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区域的位置与国家接壤、与行政区相邻,
13、位于地区的方位等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区域的位置所处重要交通要道(枢纽),控制海峡等2.自然要素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2.自然要素特征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地形分布在方位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等海岸线平直或漫长曲折2.自然要素特征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冬)汛;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含沙量大(小)
14、;水能丰富(欠缺)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少);水系形状,如放射状水系、向心状水系2.自然要素特征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短缺)2.自然要素特征环境问题类型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如荒漠化、水土流失;资源短缺,如水资源短缺;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雪)、干旱、寒潮;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水文
15、灾害,如洪涝、凌汛;生物灾害,如虫灾、生物入侵3.人文要素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农业农业类型以(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为主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劳动力(数量充足、价格低、素质高)、土地价格低廉、科技发达其他一年熟,以作物为主,以水田(旱地)为主3.人文要素特征工业工业生产特征集中分布在区域,沿分布;主要工业部门有,以新兴工业(传统工业)为主,工业发达(基础好),技术水平高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原料充足、水源充足、燃料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劳动力(数量充足、价格低、素质高)、土
16、地价格低、科技发达、环境优美城市城镇化水平(高、低)、城市集中分布在区域,沿分布交通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与方式联运,路网稠密(稀疏)读右图,回答12题。1.有关图中两个半岛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b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A. B. C. D.2.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水力资源劳动力资源铁矿资源A. B. C. D.3.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甲城市既有“月亮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等富有大自然
17、美好情调的名字,又有充满现代科学技术魅力的“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等名称。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该地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特征。(4分)四周高,中间低;中部为盆地,西部以高原为主,东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北部以山地为主。(2)根据乙地气候资料图,分析该地气候特征的成因。(4分)纬度较低,谷地不易散热,夏季,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高温多雨;冬季,北部高大地形对寒冷干燥的冬季风有阻挡作用,形成温和少雨的特征。(3)说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所反映的甲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4分)规范集训“小春城”:冬天不冷,
18、夏天不热,四季如春,气候温和。“攀西聚宝盆”:自然资源(尤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1234(4)分析甲城市成为“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的主要天气优势。(4分)规范集训海拔高,晴天多,云雾量小,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位于谷地,风力适中,对航天器发射的影响小。1234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阿克苏地区,地处新疆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境内有著名的塔里木河流过,是新疆较为富饶的地区,阿克苏,因水得名,维吾尔语意为“清澈的水”。近几年阿克苏地区林果业发展成绩引人注目,2018年,阿克苏地区林果业总面积450.9万亩,林果产量236.26万吨,比上年增加14.75
19、万吨。阿克苏地区的阿克苏市是著名的瓜果之乡,著名的水果有苹果、香梨、红枣、核桃、葡萄等。其中阿克苏红枣具有个大、皮薄、肉厚、质地较密、味甜汁多、色泽鲜亮、含糖量高、格外甘甜等特点,深受我国东部地区人们的喜爱。同时阿克苏地区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目前销量不断攀升。下面左图为阿克苏地区在新疆的位置图,右图为阿克苏红枣照片。(1)比较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气温和降水上的差异。(2分)塔里木盆地的气温高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降水量少于准噶尔盆地。(2)从地理位置分析阿克苏市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靠近河流,经济发展得到水源保证;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南麓,有许多洪积扇地貌,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的发展;地处边境,有利于边境贸易发展;地处新疆,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3)分析阿克苏红枣深受我国东部地区人们喜爱的原因。(6分)阿克苏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有利于红枣生长;红枣含糖量高,品质优良;气候干燥,病虫害较少,使用的农药少(或不使用农药);引天山纯净雪水灌溉,无污染(或污染)小;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绿色环保;交通的发展和快递业的发展,购买方便。(4)列举阿克苏市成为瓜果之乡的条件。(4分)自然条件优越,瓜果的品质好;种植规模大,瓜果的产量高;种植的瓜果种类多;瓜果销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