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知识点.docx
《2022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知识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知识点 十份信念,十份努力,十份胜利。学习成果要想成果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语文的学问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上册学问点 一、会写字 一、二、三、上、口、目、耳、手、日、田、禾、火、虫、云、山、八、十 二、会认字 天、地、人、你、我、他、一、二、三、四、五、上、下、口、目、耳、手、足、站 坐、日、月、水、火、山、石、田、禾、对、云、雨、风、花、鸟、虫、六、七、八、九、十 三、比较组词 日(日头)上(上去)人(大人)耳(耳朵) 田(水田)下(下来)天(白天)目(目光) 四、
2、反义词 上下、大小、今古、站坐、天地 五、好句积累 1、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2、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3、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4、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多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5、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静夜思学问点 【学问点】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化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
3、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觉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态上的相像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特地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辩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行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意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
4、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详细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明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牢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说明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巧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凳子,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旧是“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人教版 一年级 语文 知识点
限制150内